在一个走得快的年代,其实报刊亭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灵魂加油站”的作用,维系了文化传承,满足了知识诉求,提供了精神滋养,在相当程度上为前进的脚步提供了“灵魂支持”。
一起背金句201906018-文化自信
小麦公考
2019-06-17 17:00:00
-
不负芳华
2019-06-18 11:134诗意人生,不应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而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更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阅读无疑起到了“灵魂摆渡”的作用,伴随真正的阅读,我们方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完成自我洗礼。如今,线上组队“打卡”、线下“地铁丢书”,阅读慢慢变“共读”……越来越多的人被阅读所浸润,越来越多的人被阅读打开了生命的可能。如果说人生旅程是树干,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的学习则是枝叶。树干高大且枝繁叶茂,这棵树就生机勃勃;树干高大而枝叶稀疏,拒绝了光合作用的机会,那树干枯萎也是必然。“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让阅读与青春相伴,让阅读与梦想相随,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文化素养必将成为建设书香中国的题中之义,必将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加油呀
2019-06-18 20:38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数千年来,一部中国的阅读史,也是一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历尽沧桑而不曾断绝的中华文化成长史。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的民族文脉,都在成长的长河中流淌、沉淀。今天,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书香社会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灵魂加油站”的作用,促进了文化传承,满足了文化需求,提供了书香氛围,在相当程度上不断为个人和国家前进的脚步提供了“灵魂支持”。在充斥物欲上涨,精神萎缩的社会背景下。建立书香社会,提升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书香氛围不仅提升了个人素质,决定精神境界,更能扫涤浮躁之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 -
摸摸水牛头
2019-06-18 11:261激发图书馆活力,共建书香社会。“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在一个追逐现实功利价值的时代,其实图书馆起到了相当程度“灵魂栖息地“的作用,凝固了历史的月光,流淌着哲思的清泉,抚慰着旅人的忧伤,徜徉于毫端蕴秀、笔墨含香的文字间,在相当程度上为疲惫的灵魂再出发充能续航。随着颜值经济、数字化阅读大行其道,而今的图书馆却成为政绩考核的地标,民众摆拍的布景,网红打卡的圣地。图书馆不应只是颜值的陪衬,如何让其重新承载起民族文化的重量,文明民众的精神?是共建书香社会的初衷,也是公共服务治理的症结所在。应以图书馆作为建设书香社会的试金石,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合理运营时间,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满足民众快节奏需求,以个性化舒适环境迎合大众审美,唤醒民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醒,为公共服务治理递交民众满意答卷。 -
咩咩今年上岸
2019-06-18 18:070让“书香”飘起来,书香社会自然会水到渠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其实全民阅读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灵魂加油站”的作用,绵延了文化传承,满足了知识诉求,提供了精神滋养,在相当程度上为书香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灵魂支持”。提起“书香”“全民阅读”等词语,很多喜欢阅读的人可能会想起自己年少时如何如饥似渴地读书,一本连环画是如何在多个小伙伴手中互相传阅的。然而反观当今很多青少年,用手机、平板电脑看动画、玩游戏代替了读书,即使在课堂上也不乏有很多学生躲着老师玩手机、平板电脑等情况。这种现状,与书香社会格调相差甚远。 因此,打造书香社会,有必要增强公众思想认识,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少搞一些盆景”,让优质读物“芳香四溢”,让全社会共同参与进来,才能在书香中拥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 -
yuumi悠米
2019-06-18 17:430留住实体书店的净土,建好书香社会的花园。行走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擦肩而过的人可能正在浏览一条微博,收听一本有声读物,下载一部电子书……互联网时代,阅读变得零碎化、快餐化,人们习惯于快速的获取信息、掌握资讯,却没有发现曾经的知识热土实体书店正在悄悄走向“消亡”。在一个走得快的年代,其实实体书店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灵魂加油站”的作用,维系了文化传承,满足了知识诉求,提供了精神滋养,在相当程度上为疲惫的灵魂提供了心灵栖息地和气质修炼所。如何让书店“回暖”,让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周末的幸福时光永驻?晓书馆以其生动的故事交出了靓丽的答卷。让“书店+文创”、“书店+艺术”的形式走进生活,把诗和远方拉到身边,为书店打造出“天堂”的氛围,是拯救实体书店的“诺亚方舟”。当实体书店成为浸润心灵的城市绿岛,当纸墨香气氤氲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书香社会的大门自会向每一个人敞开。 -
娩初
2019-06-18 15:240“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人们精神的一种食粮,一种慰藉,一种寄托。在一个信息高速更迭的时代,其实阅读起到了相当程度的“能量补充站”的作用,汲取了知识的养分,拓宽了心灵的视野,提升了个人的素养,在相当程度上为前进的脚步提供了“能量补充”。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思想和古今中外伟大思想相碰撞的过程。当人们在闲暇之余,捧过一本书,泡上一杯茶,感受指间划过纸页的温暖,体会前贤今人的学思践悟,将其渗入魂灵,拢在怀抱,噙于口角,化作基因,让平淡的生活多了诸多美好的体验与享受。如此,我们须用书香涵养整个社会的文化气质,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林深见鹿
2019-06-18 15:140以家之书香氛围浸润社会文化氛围。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容汇国风。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形成良好民风的“加速器”,更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助推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今,中国的大部分家庭缺失了“日阅一文,月览一书”的能力与精力,日日沉浸在手机中无法自拔,致使“书香门第”鲜有耳闻,“书香世家”至此绝迹。如此氛围,导致中国的社会浮躁之风日渐盛行,争权夺利甚嚣尘上。长此以往,民将不民,国将不国。因此,在这个走得急、走得快的时代,唯有家家户户承担起“书香社会加油站”的作用,满足知识诉求,维持家风赓续,维系文化传承,豪墨方能挥洒在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心中,笔墨香方能飘散在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上。 -
红叶丷
2019-06-18 10:540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这个物质欲求高涨,精神需求萎缩的时代,其实书香社会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精神医药管”的作用,驱散了社会浮躁,提高了个人修养,升华了民族素养,在相当程度上为前进的脚步提供了”精神支持“。古人又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从古代的凿壁偷光和悬梁刺股再到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书香文化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应该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在中华民族书香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只想成公
2019-06-18 10:110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手机阅读方式,拉开了新时代全民阅读的帷幕,为书香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环顾四周,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社会,追求速度和效率已然成为常态,而手机阅读却能让我们在“高速运动”的间隙之间,进行知识阅读。可以说,正是手机阅读的这种“充电宝”作用,有利于我们时刻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让我们时刻处于“满电”的状态,在相当程度上为个人素质的提升打开了“快速通道”。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手机阅读有其局限性:基于网络资讯的庞大数量和更新速度,加之手机阅读的碎片化本质,导致我们在吸收知识时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对知识的阅读质量。如何在手机阅读时扬长避短、规避不足,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
小白杨
2019-06-18 09:180在一个走的快的年代,其实报刊亭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灵魂加油站的作用。维系了文化传承,满足了知识诉求,提供了精神滋养,在相当程度上为前进的脚步提供了灵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