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我是贵州2020省考笔试第三面试逆袭笔试第一名20.8分的小麦全程班学员,笔试低第一名12.9分。在省考公告出来之前没有很确切的要考公,只是断断续续的在准备事业单位,以往我所在的区事业单位就考公基,所以我一直准备的是公基,没有一点行测和申论的基础。公告出来以后家人就说我的专业可报岗位很多,鼓励我考公,并且建议我报班,说周围考上的都是报班的。作为一个应届生,也不想花家里太多钱,就没有考虑某公某图因为真的太贵了,对比了好多的机构,机缘巧合在微博看到波哥讲解选词填空,一听感觉是那么回事,简单易懂,就翻了波哥好多微博,发现波哥性情中人啊,这个机构应该也不差,就联系客服准备报班。我是那种压力越大做事越认真的人,一看全程班13800元价钱我能承受,可以无限去上地面笔试课,进面了还送面试班,就和父母简单说了情况就交钱报班了。



笔试
   

    笔试行测我没太多发言权,因为行测第一次没做完是在考场上,还好岗位报名人数少(实属运气)第三名进面,但是还是可以给伙伴们一些建议。

    小麦笔试全程班23天23晚,每天上课12小时,由基础课和刷题课和模考组成。我自己是完全没有任何基础就去了,老师讲课直接讲完方法就练题,以练促学,老师也很耐心和蔼,一直在鼓励大家不明白的就问,讲到懂为止。特别是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小麦给的方法刷新了我的认知,就觉得老师教的方法解题又快又准,但是自己下来要不断地消化练题才能很好的掌握,所以上完课自己要花时间整理做过的题。做题顺序老师也会给出合理的建议,我就是习惯顺着做每次都能在规定时间做完整套题,后面几天才按照老师说的顺序做题,还没习惯新的做题顺序就上考场了,所以导致只剩半小时了我还有一个半小时的题量没做完,蒙了30道题。这里就建议大家要么一开始就按照老师给的做题顺序训练,要么一直按照自己的做题顺序,不要像我一样突然改变做题顺序没做完题得不偿失。

    关于申论,老师会先讲方法再带着我们做题然后是限时写完老师一个个批改再讲!小班教学老师能保证每个同学的他都能批改,也会针对性提出问题我们好做整改,我一个小白也能很快上手。申论还要自己总结自己的写作方法,背一些金句,申论不要只看只想不动笔,写不出也要硬着头皮写,我刚开始也不太敢下笔,就在学习强国上搜索一些好的文章,模仿着写,几次以后自己也能提笔就写了。到考试的时候能用上金句最好,套不上金句只要不跑题,结构完整,不是口水话分也不会低。                                                                                                 


面试

        

   小麦面试班都是小班教学,一个老师带十个左右的学生,能关注到每一个人。第一次上课老师就让我们一个个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老师就会挖掘你身上有哪些闪光点,你有什么故事可以作为个人独一无二的亮点用在面试中。老师也不会照着ppt或者讲义念,都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教干货,讲完就一对一练习,练习完再总体讲一遍解题的思路。我个人平时就比较能说,也有不太能开口的同学,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进步也很大。所以面试不管你会不会,懂不懂,看了题你总会有点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说错,一定要开口说,不对的或者不太合适的老师会告诉你,并且老师会讲答题方法和思路,要听懂并理解答题方法,把方法套到题目中去,先按照模板说出来,会用模板才能反模板。

   面试培训一般会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太说得出来,通过学习和训练就说出来了。第二阶段会用答题套路,看到题目能够迅速反应出该怎么答并能流畅的答题。第三阶段就是对答题套路了然于心,就开始觉得大家答题都一样的套路,甚至会有意识的自己去反套路答题。我个人觉得面试班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听老师讲方法并且开口说,(小白最好不懂的时候就只听一个老师的,不要自己看其他老师的网课,不然还没学会就先把自己思路搞乱)你不开口老师永远不知道你会不会,你是什么程度。其次是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面试的题都紧扣社会热点国家大政方针方向,每天要留一定的时候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我个人是利用零碎的时间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新闻,以及看微博热搜与社会实事相关的内容以及一些好的网友评论(不要看娱乐新闻明星热搜)。晚上睡前认真读“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以及“学习强国”推送的文章,都是紧扣社会实事热点的一些文章,对拓宽答题思路很有用。最后是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我们这个班就是学习氛围很好,大家又不存在竞争关系,有的同学有面试经验也会积极主动分享,难得的是大家都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并且赞扬别人优秀的地方,有个姐妹还一直给我们说让我们大家互相换着结对子对练,这样就能学到更多人答得好的地方以及答题思路。我们这个班就是老师和同学都打成一片,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每天都在互相赞美,老师成我们班为夸夸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家的自信心。

   上完面试线下课以后小麦有配套的线上老师陪练课。通过8天8晚的学习训练,已经达到了看到题思考十秒左右就能说,到考试前的这段时间就要持续学习,每天要练一套题保持答题的感觉,并且做好素材积累。我这段时间就是大家有认识考公的组队,拉了一个群,每晚在群里语音练习答题。我觉得自己面试提高最快就是这段时间,因为答题套路方法了然于心,剩下的就是反套路反模板,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比如自己去积累一些好的例子好的金句,不要用人人都会用的黄大发、黄文秀……

   一方面我每天除了上线上陪练课和私下自己组群练习以外,就是通过线上陪练老师给的答案自己总结答题方法和答题亮点。我会对比答案以及自己的思考先写下答题思路,然后把老师给的答案结合自己的思路整理成答案背下来,背了大概三十个题的答案。另一方面就是看了很多中央电视台的系列纪录片,因为今年是全面脱贫的收官之年,央视出了“小康时代新青年”细节纪录片,都是一些青年人脱贫扶贫的记录,很正能量也好记,用作答题例子显得比较小众有亮点,而且面试的时候你如果说“近期央视播出的小康时代新青年中某青年将青春洒在基层,通过某某事情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比说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更能让考官觉得你是一个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有自己想法的人。所以备考的时候多关注央视推出的专题专栏节目,一般都是紧跟时下热点正能量的可以用的好例子。

   面试题不用答特别多,只要每个类型题你都复盘答过的老题,整理多看多读(最好背下来)并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以及方法就可以了,只有灵活运用充分准备才能临场不慌乱。

   我们一直练习准备的是结构化小组(因为去年是结构化小组),面试公告出来的时候是结构化,我心里舒了一口气,因为结构化好逆袭,结构小组不太能拉开分差。我就每天总结老题答新题并背题,只有多背才让我觉得安心一点,准备充分了到考场才不怎么紧张。进考场也没怎么紧张,就坐在几个妹子旁边,看了准考证不是竞争对手大家就开始聊天,建议进了考场不要找竞争对手,怕对手给你制造紧张情绪,你不要管对手准备得怎么样,你要想:我该练的练了,该背的背了,我是准备最充分的一个!

   进考场前要跟联络员沟通清楚是否可以进去,再敲门进去,避免考官没准备好你就进去会让你更紧张。说可以进去了就敲门,门一开就要开始微笑,要从外到里目光扫一遍在场的各位考官,问号以后主考官都会说请坐,然后再坐下。一定要大方从容自然,如果其他考官比较严肃不苟言笑你就看主考官,因为主考官一般都会一直关注你并对你笑。坐下以后深呼吸,考官会问准备好没有,深吸一口气,调整两秒再说准备好了,考官就开始念题,听题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注意力集中听,快速记下关键词听不清题可以礼貌的请考官再读一遍,不要害怕。思考时间最好太长,思考完了就开始答题,答题的过程中要语速适中,音调有升有降,要和考官有眼神交流,如果有的考官一直不看你,那你就和看你的几位考官眼神交流,多看主考官!遇到不太会的题也不要慌,就像我们贵州从来没考过演讲题,也没练过几次演讲,第一题演讲题都懵逼了,但是记得老师说过演讲题就是有主题的综合分析题,我就联想到我背的一道综合分析可以用,就把背的内容扣住题目关键字不慌不忙的答了出来,主考官一直很慈祥的点头。第二题组织管理题,就想到老师考前提醒我们任何组织管理题都要加上一条“后疫情时期开展任何活动都要按照疫情管理规定并且做好自我防护”,我就答:“如果让我组织这项活动,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做好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防护,所以我会先做好防疫物资的采买。”所有考官就连连点头,我认为我这次面试就是第一题和第二题比较有亮点,所以分偏高。

   总结一下此次公考之路,笔试准备了一个多月,面试一个多月,第一次考,能考上我觉得运气占大部分,还有就是我都认真按照老师要求去做,特别是面试,老师不是上完课就不管了,有配套的线上课,老师也会经常在群里提醒我们答题注意些什么,有好的文章老师也会分享在群里告诉我们很重要务必多读几遍。也离不开各位同学朋友的互相帮助,培训班的同学也一直在联系,遇到好的题好的答案也互相分享。出公告我才知道岗位笔试第一名面试仅有63.6分,而我是84.4分,笔试落后12.9分面试反超20.8分,成功逆袭!因为我们是第一天面试,第一题就是从来没考过的演讲题,大家都懵逼了,而且今年的题都极其反套路,导致今年面试分普遍不高,都是六十多七十多。所以如果你光把希望放在培训班那几天提高是不太可能的,上培训班主要是去了解考试形式,答题方法思路,下来还需要自己多加复盘,总结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然只要考题就出得反套路,按照套路答题分自然不会高。希望我碎碎念的这些能给各位公考小伙伴一点点帮助,祝大家上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