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选择公考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可能你是应届生,希望让自己毕业之后与就业无缝衔接;可能你是上班族,对自己现状不满意,或者想要加入编制中;可能你是宝妈宝爸,也希望用这样一个所谓的铁饭碗,给你的孩子,给你的家庭更好的生活。不管你是谁,你要相信,“天道酬勤”。
我想先送给大家两句话,在我迷茫时它们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无限的力量:
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却不一定有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南墙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拦住你,而是为了让你证明,自己究竟有多想到达目的地。
也希望小伙伴们能一直坚持下去,我们都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我备考过程中关于笔试和面试的经验:
笔试那些事儿:
一、量体裁衣
报班:
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管是从你的毕业院校,还是你之前的学习习惯,有的人自觉性较强,领悟力很快,属于一点就通型,这种人属于少数,可能真的通过在相关网站上找找资料,就能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所有看过的知识点都用在做题中。
但就我自己来说,我不属于这一类型,我自认为我的自制力一般,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吸收还比较快,但是公务员考试毕竟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换句话说,你能够顺利上岸,一方面取决于你自己,另一方面取决于对手,所以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让自己考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高分。
这里事先说明,我虽然是小麦的学员,但我不是所谓的“托儿”,我和你们一样,是万千考公人,万千所谓的“小镇做题家”中的一员。
我认识小麦,起初是被波哥风趣幽默甚至有点疯癫的讲课风格吸引,觉得这个老师和其他人讲课不一样,真的有点东西在身上,再然后真正让我认可小麦是因为我发现所有老师不但知识储备丰富,技巧性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认真和负责,不管是微博及时回复,还是线下手把手教学,都让我受益匪浅。
自习+组团打怪:
关于自主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只要你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改掉陋习,自制力很强的伙伴当然很容易做到,如果你是经常摆烂的选手,那就一定要找小伙伴和你一起,不仅可以交流题目,也可以打卡互相督促,要记得,就算再菜,组团打怪也很厉害。
二、学会听话
如果已经报了小麦990课程,一定要记得“听话”二字。有小伙伴肯定会问,听话有什么难的,我们都很听话。这里的听话就是要你做到,完完全全,复制粘贴一样地去向波哥制定的学习计划去做,不打半点折扣。
先拿行测来说:
比如:听课阶段,这里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听直播课,特别是能有条件有时间全职备考的伙伴,听直播课的效率是你回访的2-3倍高不止,在课堂上积极和老师互动,当堂课解决所有疑问,而且人都有惰性,跟直播对自己是一种督促与鞭策。
在精做阶段,应该是大家最容易打折扣的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阶段,但我认为,精做是会让你产生质的飞跃,具体怎么去听大家可以关注波哥的微博或者是他之前讲过精做的方法,把990课程赠送的图书用好,每一步都不要打任何折扣的按照精做书里要求的去做,你只有真正落实了,才能发现它的神奇力量。你会将所有听课中遇到的知识点,容易犯的细节错误,全部暴露出来,然后去改正,我就不拿例题给大家举例了,波哥以前应该都讲过。
在大量做阶段,我建议大家要把6000题至少做2遍,甚至3遍,常看常新,如果说精做是让你负重带着沙袋去跑步,这一过程确实很痛苦,那么大量做就是你卸下沙袋,立马变成飞毛腿的阶段,你需要大量见题,主要就是提速,查缺补漏。
最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留给自己疯狂模拟,就按照考试的时间,上午做行测9点-11点,如果不涂卡,就再压缩10-15分钟,下午做申论2点-4点半,拿正规的格子纸去答题,带好手表,就当自己在考场一样,重视每一次模拟,之后当天进行复盘,不断总结,要做好每一个细节。
(这是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用完的笔哈哈哈~还有很多都没留下来)
再拿申论来说:
我觉得申论大家要先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整体的考量,比如,归纳概况题最多扣2分,对策启示题最多扣3分,综合分析题最多扣5分,公文题最多扣5分,作文呢,就按照平均水平打20-25分,我只是举个例子,这样算下来自己就是65-70分,如果是副省那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数,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可能还要再标准高一点,这样自己心里就有谱了。
其实申论小题的练习,我是一直跟着“申论踩点天天练”课程,当时是每晚10:00-10:30,真的非常有效,通过大量真题和模拟题练习,老师手把手一个字一个字带着你去读,每天就用半个小时时间,你能看到你小题后来基本就是不丢分或很少丢分的状态。而且还有申论批改的功能,我觉得也是好用的,因为申论批改很重要,就像行测要对答案一样,不然做了也是白做。
对于申论作文,我也是跟着“一起背金句”的课程,早上7.00-7.30,不但可以督促你早起,还能跟着老师去读,去背,去理解,当天就让你背会,每周完成一篇大作为的讲解,还会拓展,老师现场会教会你怎么去用这些金句,把一句话变成十句话,把一个主题衍生出多个主题,让你的大作文有效地上升档次。
三、坚持下去
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无法细节到每一天,至少要到每周,不要让自己拖延症下去,本周需要完成的任务一定做完,不要挤占模块的时间,因为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任何打断它的行为都会付出相应代价,适当的推掉那些姐妹局和约会吧,既然选择了,就努力一次,不要一直陷入深深的短暂快乐与深深惭愧之中。也不要报有侥幸心理,也许你的专业很小众,你的岗位竞争压力很小,但是笔试考出高分,对自己的面试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所以,笔试非常重要,你要知道,笔试做对一道资料分析,你细心一点,就能比对手多拿一分,在面试中提高一分,可没有这么容易。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的大多都是学习整体方法,如果大家需要一些笔记的参考,可以去波哥的微博里找一下“闪光兔”的微博,我都发在微博上面。
面试那些事儿:
面试和笔试可以说是既有联系,又有非常大差别,联系是说很多申论用到的东西,比如总结词,比如一些社会热点,包括之前的素材积累,在面试过程中都能用到。差别是说,笔试考察的是你的笔杆子,但面试是要求你将所有的内涵表达出来,很多同学笔试分数很高,是大神,但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在面试中是很吃亏的,相反,很多同学可能笔试并不占优势,但在面试中却能将仅有的知识储备,用自然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能在面试环节高分翻盘上岸。
所以,不管笔试成绩好坏,对于面试,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面试的重要性有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笔试中下游,考面试翻盘上岸的例子,所以在这点上很有感触。
笔试好的同学,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开始摆烂,这是要不得的。
笔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你完全有可能把对手翻盘,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一定可以惊艳全场。
首先,要明确面试的本质,你要在心里面不把它当做一次考试,而是一次你与考官共同期待很久的沟通与交流,你费劲千辛万苦踩过千军万马,才来到这里,见到他们,不需要紧张,不需要慌,更不需要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在形式上就要像我们平常聊天那样,从你的谈吐中表现你这个人的内在涵养和外在形象,你要自信,你就是最好的。对于考官来说更是这样,从我面试的这次经历来看,我也才明白,考官在考场上真正记住的,让他印象深刻的考生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其次,要找到你的专属名片。那如果你在考场上或者气场全开,干净利索,或者落落大方,娓娓道来,再加上当天我们都会穿正装,男生西装笔挺,女生穿高跟鞋,亭亭玉立,这样就会让你的考官眼前一亮。
大家试想,炎炎夏日,疲惫了一天的考官在众多千篇一律的考生中被催眠的昏昏欲睡,这时,你以刚才所说的外表+表达形式出现,你不是高分谁是高分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做只重面子而不重里子的黑心棉花,形式呢是让我们打出更高分的加分项,内容才是我们充足底气的压舱石。
对于内容的丰富,面试与申论有类似之处,积累很重要,如果像平时我们聊天一样的大白话甚至是废话文学绝对不行,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个短时间内培养你答题标准化的方法:
1、小麦今年应该是线上课程的形式,因为时间很紧张,那大家就要自己在之前把功课做足,我当时备考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两本书:《面试精典素材》、《最新热点100题》,特别是经典素材,有很多确实需要我们去背诵和记忆的部分,在这时,之前学习“一起背金句”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积累越多,你能调动的东西就越多,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大家也不要慌张,因为所有人都是统一起跑线,准备时间都短,重要的是你要抓紧现在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
2、平时要多关注《人民网》中的内容,其实以前我对国家大事也不是很关心,但是接触面试以来,《人民网》成了我每天必逛,必看,必读的网站文章聚集地,你会发现读着读着你就学会向他们那样去说话了,内容也越来越有深度。所谓面试就是要让你拥有“政府思维”,你不是一个马路边上坐着乘凉的路人,指手画脚的对一些社会现象或者痛骂或者跟风,而是你真的对这类事件,或对于总书记这些大佬讲话有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东西是你自己的,才是面试所真正要求的。
3、再有,就是多学习新闻联播,包括很多说话语速过快或者过慢的伙伴,你要多听,并且闭上眼睛重复他的话,跟读,慢慢你就会找到说话的节奏,会像主持人那样抑扬顿挫的讲故事,发表观点,听你答题会有引人入胜,如沐春风的感觉。
4、另外,在我学习面试的时候,我是跟着我们小麦的全泉老师去学习的,她对我这一路走来的帮助真的是太重要了,我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去说,可能我跟着别的老师也许也能侥幸上岸,但只有跟着她,才能在副省级单位面试中,以今年全系统全国最高分89分,逆袭上岸。我们当时是线下课,在她给我们上课的第一天她就统计了我们所有人的分数,听了几道答题之后,她晚上跟我说,我是压线,必须逆袭上岸,并且给我定下了90分的目标,她根据我的实际情况,除了课堂上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又布置了专门针对逆袭的一些答题作业和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才有这样的好成绩,虽然离目标还差一分,但上岸了我们都很开心。(图片是我整理的一部分素材~~)
下面就告诉大家几个我在面试过程中对我帮助很大的做法:
1、写逐字稿。在学完了基础课程之后,虽然面试是一个需要表达张嘴的事情,但逐字稿是能让我们的内容稳步而且是不断提升的,逐字稿并不是让你机械地去复制粘贴,麻木堆砌,僵硬背诵,而是你自己通过查资料,找那些名言警句,好词好句,来让你的答案不断接近完美。特别是综合分析题。到了后来,写多了,你自己对于引题的把握,过渡句的运用,结尾的升华就会游刃有余。在逐字稿中,还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你的逻辑,条理要清楚。
我当时线下课之后应该是写了80多篇逐字稿,加上之前写的差不多100多篇,一开始我也很慢,到处找材料,因为自己没东西,写不出来,很白话,车轱辘话,这些都没关系,是你必经的过程,但到了后来,我的速度就越来越快,对于各种事例材料都运用自如,这就是质的飞跃。
2、在写完逐字稿之后,每天就要关注人民网、新京报、学习强国等等官方的文章网站,从里面把握社会上发生的大事,简单了解,深入分析,培养自己的“政府思维”。
3、剩下的除了常规的积累以外,就是疯狂的练习,也就是我说的第三点。为什么是疯狂,就我自己来说,我从备考面试到考试前,在线上和班里的小伙伴约答题的次数应该在100次左右,毫不夸张,我们的线上会议记录每次会议平均2-3小时,所以让我非常骄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全泉老师带的这个班,税务8个同学,目前上岸已有6个,后续还有递补的伙伴,事业单位的什么的,我想大家都会上岸,实现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面试,千万不要单枪匹马去挑战,哪怕是对着镜子练习,一定要和真人练习,并且大量练,我们那时候真的每天答题都要答吐了,到后来真的什么题都见过了,什么题都答过了,所以在考场上你心里是非常有底的,是踏实的,你就会暗示自己,我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答题,只会稍微有一点紧张,绝对不会出现上场后结巴,卡壳非常严重这种情况。(我去我的会议记录里统计了一下,目前是100场会议,其中还有别人发起的~~所以大家要练起来哦)
因此,我觉得面试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深度思考、系统复习”
在整体的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的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也许看似最简单,但做到你就能成功,就是“听话”二字。
听老师的话,给你提的问题要记住,给你布置的作业要完成,跟紧进度。
听小伙伴的话,后期练习中提出的问题是全方位的,你要及时改正。
听自己的话,制定了目标就不打折扣的去执行,别拖延,别摆烂。
其实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更多的是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些是鸡汤也好,给大家加油打气也好,为什么呢,技巧性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所差异,但我想让大家,振作起来,充满信心,亢奋起来,去走完公考剩下的这部分路程,因为我作为一个备考一年的考生,我知道大家会在迷茫时流过多少眼泪,我也知道会在苦累事想过就此放弃,我更知道能坚持到现在你是投入了多少勇气,所以我希望我们所有有梦想的人,都不要放弃,不要灰心,不要停下脚步,因为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不放弃的向前走。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也是我在备考过程中看到的,让我印象很深,也给我无限力量的一段话:
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所以只能一遍一遍的反复去洗。等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光亮了。你会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那件衣服便光亮如新,而你以后每次穿上那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
不管你是谁,我想我们都会殊途同归。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确定好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就交给命运。
加油吧!小伙伴们~等你们上岸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