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补充安格斯·麦迪森的历史数据,可以清晰地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在数千年中的________。在公元1000至1600年之间,中国的人均收入大体上处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规模(GDP总量)长时间保持世界首位,1820年时竟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3。不过,也正是在那个时刻,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分流”中落到了________的国家行列,无论是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的相对人均收入都一路下跌,逐渐把中国推入________的境地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潮起潮落 滞后 一穷二白
兴衰荣辱 停息 水深火热
兴衰更替 停滞 积贫积弱
大起大落 滞缓 万丈深渊
第一空:本空为主谓宾关系。
本空修饰“经济发展”。
A选项“潮起潮落”原指海中涨潮落潮,多引申作人生命运起伏不定,不平稳的意思。与“经济发展”搭配不当,排除。
B选项“兴衰荣辱”指正确看待一个人或事物、一个家族、一个朝代等的更替起落,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与“经济发展”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本空为修饰关系。
本空修饰“境地”。关键信息为“无论是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的相对人均收入都一路下跌”,说明在那个时刻,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好,横线处应体现出“贫穷衰弱”的意思。
C选项“积贫积弱”指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形容极度的贫困和弱小,符合文意,保留。
D选项“万丈深渊”形容极深的地方,体现不出“贫穷衰弱”的意思,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
“停滞”指因受阻碍而长时间停止或前进极慢,不能顺利发展。“落到了停滞的国家行列”搭配恰当,符合文段语境。
故本题选C。
【2022-青海-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