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单选题]
本文的主旨是:
A . 国家应积极介入创新型经济
B . 创新型经济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C . 创新型经济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
D . 应建立对创新型经济投入的激励机制
参考答案: A
小麦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本题信息总结自全文。
第二步:分析题干
文章以创新型经济为对象,论述国家、政府与创新型经济的关系,所以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只在第一段第一句,并不是文章重点,所以B错。
C选项:没有提及国家政府层面,所以C错。
D选项:文中没有提及激励机制,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013-北京-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