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小麦公考 | 2021-09-30 10:36:16

[单选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 .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B . 孔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C . 古人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D . 文化共存的实现途径

参考答案: D

小麦参考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文段第一句是说“君子和而不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第二句是说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不同,第三句是说文化的共存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第四句是通过“星星”的比喻进一步论证文化共存的重要意义,故文段围绕“和而不同”、“文化共存”展开论述,所以选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未提及“中华文化的贡献”,无中生有,所以A错。

B选项:选项内容对应文段第一句例子,非文段重点,所以B错。

C选项:选项内容对应文段第一句例子,非文段重点,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2017-四川上半年-028/黑龙江(公检法)-039】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