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 “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 1 世纪后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在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 中秋节形成过程
B . 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
C .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D . 农耕文化对中秋习俗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华图选C,其他选C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第二、三、四句以时间顺序介绍中秋节的形成:公元1世纪未固定哪天赏月;公元8世纪,中秋节形成,并增添了赏月的习俗;公园9世纪,吃月饼的习俗才出现。综上,可以看出文段是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中秋节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文段只是在第一句提到了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下文没有提到,所以B错。
C选项:中秋节的习俗是伴随中秋节形成过程介绍的,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所以C错。
D选项:只是文段第一句的内容,不是文段的重点,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以上解析为小麦版解析,万一其他机构选哪个和上面标注各机构选哪个不一样,不排除他们在看到我们答案后更改自己答案的可能性。
【2014-甘肃-038/河南-035/四川下半年-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