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金融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国债、股票、公司债券的投资风险依次递增
B . 理财产品合同中的预期收益率是理财产品实际到期收益率
C . 公众兑换票面残缺的人民币,要到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商业银行网点
D . 自然人之间借贷如未约定利息,出借人欲主张支付利息,法院不予支持
参考答案: D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为市场经济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D选项:《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选项说法符合法律法规,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国债、公司债券、股票的投资风险依次递增,所以A错。
B选项: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是指到期后的预计收益率,并不等同于其到期后的实际收益率,所以B错。
C选项:《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第三条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任意存取款金融机构都可以,不是指定的网点,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知识拓展: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其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公司债券的发债主体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法人,在实践中,其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投资风险性次之;股票作为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流通性强、收益高,投资风险最大。
【2018-联考/天津-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