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客观-价值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其前提是一个事实性的描述,而结论所表述的则是一个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而且这种推理没有预设明显的价值判断前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观-价值谬误的是:
A . 人与人之间应该进行更多地交流和沟通,更多地理解和包容,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将越来越少
B . 既然人人都要遵纪守法,那我们就应该对法律多一份尊重,对规则多一份敬畏
C . 世界变得越来越城市化,因此人们就不应该继续诗意地栖居在农村
D . 这个地区的绿化率在不断提高,其空气质量也将不断改善
参考答案: C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题干为社会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前提是事实性描述;②结论是涉及价值意义的描述;③推理没有预设价值判断前提。
第二步:题目详解
C选项:“世界变得城市化”是事实性描述,也是前提;“人们就不应该继续诗意地栖居在农村”涉及价值意义,也是结论。两者间没有预设价值判断前提,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应该进行”说明只是在建议,并不是事实性描述,作为前提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人人都要遵纪守法”是事实性描述,也是前提;“对法律多一份尊重,对规则多一份敬畏”涉及价值意义,也是结论。但“既然”、“就”说明前者是后者预设的价值判断前提,不符合③,排除。
D选项:“绿化率提高”是事实性描述,也是前提;但“空气质量将改善”不涉及价值意义,作为结论不符合②,排除。
故本题选C。
【2020-国考地市-084/国考副省-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