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乙、丙、丁4人为室友,来自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毕业时都考上了研究生,录取她们的有师范大学、医科大学、财经大学、农业大学,已知:甲考上的不是农业大学,考上农业大学的是江苏人,丙考上了师范大学,丁是湖北人。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出以下哪项:
A.丙是湖南人    B.甲是浙江人    C.丁考上了财经大学    D.乙考上了农业大学    
2022-05-17 15:24:19
正确率:72%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2国考市地级073】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2022-05-17 12:27:55
正确率:60%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9青海A070】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2022-05-17 12:13:24
正确率:68%
╮(╯▽╰)╭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变革与重塑,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环节的直接执行者,必须以先行者的姿态投身于这场历史洪流之中,而完成这一蜕变的关键就在于,让教师重新构建起以学习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知识能力体系。对于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来说,学习科学素养不仅仅是对学习科学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学习与拓展,更重要的是,它从实践应用和意识形态这两个层次,对教师在一线教学中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学习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从真实学习的基础机制出发,结合真实学科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学习的有效评价,逐步完成自身学习科学素养的学习与构建。这一综合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付出艰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外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
A.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起以学习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知识能力体系,否则将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变革与重塑    B.教师应该从实践应用和意识形态这两个层次,进一步学习与拓展学习科学知识技能    C.真实学习的基础机制,真实学科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学习的有效评价是教师学习科学素养建构不可或缺的要素    D.教师依靠自身,无法形成以学习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2022-05-17 09:52:56
正确率:26%
╮(╯▽╰)╭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海拔提高1000~2000m。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30%~50%。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机械设备逐渐被推广使用,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    B.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可使粮食产量增加    C.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200~300℃    D.遥感技术既能改善农业资源,又能预报农业灾害    
2022-05-17 09:50:25
正确率:49%
╮(╯▽╰)╭
对旅游业而言,风景固然很重要,游客口碑更关键。游客都是乘兴而来,希望赏美景、享美食、获得良好服务、留下美好回忆。游客如愿以偿,一传十,十传百,是最生动的“广告”。同时,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谁都不愿遇到“欺生”,更怕权益受损、投诉遇冷、败兴而归,那岂不是花钱找罪受?“宰客”事件频发,公然忽悠蒙骗,地方处置不力,自然会令有关地区的旅游形象大打折扣,一些热门旅游地“转冷”殷鉴不远。下列对上文的理解有误的是:
A.旅游业管理者不仅要重视打造美景,更要重视打造口碑    B.唯有游客尽兴而归,才能维护旅游地的游客口碑    C.地方对“宰客”等旅游问题要处置得力才暖人心    D.一些热门旅游地或因“宰客”事件频发而遭遇冷落    
2022-05-17 09:47:57
正确率:48%
╮(╯▽╰)╭
火星在40亿年前是一个湿润、温暖,且拥有浓厚大气层的星球。其岩石圈、水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地表形成了河流、湖泊和地表沉积物。随着火星内部热活动的快速减弱和大气层的逐渐消失,其地表的液态水也随之消失,气候变得干冷,水动力过程对地表结构塑造的主导地位逐渐被风动力所取代。这种由温湿转变到干冷的气候变化大约持续了数亿年的时间,火星的表面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不再宜居的环境。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40亿年前的火星曾有生命且环境宜居    B.如今的火星气候干冷,液态水已不复存在    C.火星表面曾存在与水活动相关的地貌    D.如今不再宜居的环境已经几乎排除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    
2022-05-17 09:45:05
正确率:55%
╮(╯▽╰)╭
日前,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餐制的食具——“清河食官”铜染器,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给出的解释是,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两汉时期,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时人们没有坐具,分餐进食时,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一人一案,案上放着食具。考古发现的汉墓壁画及画像石砖等实物和绘画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五朝十六国时期,高足坐具的流行,导致传统席地而坐逐渐被更轻松的垂足坐姿取代,也进而影响分餐向会餐的转变。根据上文,下列对中国古代分餐制理解正确的是:
A.古人分餐进食的主要食具为铜染器    B.分餐制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全国推广和普及    C.考古资料证实,古人围案而坐,各有餐具,分餐进食    D.历史上分餐制到会餐制的演变与古人坐姿变化有关    
2022-05-17 09:39:15
正确率:68%
╮(╯▽╰)╭
秦中央集权的确立,还离不开文书行政体制。文书行政,是依靠公文来传递政务信息的政务运行机制。由于文书能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不会因层层下达而走样,所以是非常有效的统治工具。秦很重视文书行政。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抄有大量秦律令,其中一条讲:“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有事情必须请示时,一定要以文书的形式,不要口头请示,也不要让人代为请示)。”它明确要求必须用文书来处理政务。秦律还有《行书律》,专门对文书的收发、传送作严格规定。律文规定,邮传机构接到皇帝的诏书必须立即发送,如有稽留,必受惩罚。通过文书行政,秦王朝确保了中央与地方政务信息的一体化。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文书行政体制是秦中央集权下的特有政务运行机制    B.在秦王朝以口头形式处理政务会受到惩罚    C.睡虎地秦墓竹简专门记载了秦王朝的政务处理程序规定    D.文书行政是秦王朝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务信息一体化的统治工具    
2022-05-17 09:24:33
正确率:74%
╮(╯▽╰)╭
如图所示是一辆公交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的位移(s)与时间(t)图像,则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反映公交车速度(v)与时间(t)图像的是(  )。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2022-04-27 11:35:25
正确率:66%
当前第 309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