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范围内的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林木生产所吸收的碳多于其通过呼吸和腐烂所释放的碳。与此同时,在森林环境中,树木生长相对较快,蒸发掉大量会形成云的水分,从而使气候冷却。这就意味着森林具有降温作用,还吸收了更多的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所以说森林是显而易见的气候“冷却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没有质疑上述观点:
A.近十几年,一些地区不断增加林木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但当地气候变暖并未改善 B.高纬度的北方森林会产生萜烯,萜烯形成气溶胶后会阻挡阳光、形成云粒 C.在山区或干燥地区,森林会降低地球的表面反射率,让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入射光减少 D.树木释放的有机化合物中,包含一种名为异戊二烯的化合物,它能够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强大的升温作用
2022-04-24 14:53:23
正确率:50%

水星两极地区有一些陨石坑,研究发现这些坑内堆积的主要物质是水冰(由水或融水在低温下固结而成的冰),这些水冰能在陨石坑中持续存在,是因为它们被遮挡,避免了被阳光分解。而月球和水星拥有类似的环境,月球也有大量类似水星的阴影陨石坑。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月球相似的区域也有水冰存在的可能性。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推测:
A.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光谱中发现了水元素的谱线,说明月球表面存在水分子 B.月球极地气温低至-163℃,永远不会被阳光照射,这种环境利于水冰长期保存 C.从阴影陨石坑的直径和深度来看,月球上有一些与水星类似,另一些则不太相似 D.月球不断吸收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其与月球大气的氧原子发生反应,极可能产生水
2022-04-24 14:52:08
正确率:68%

研究者对欧洲地理位置临近的4处巨石遗址进行挖掘,发现24名被埋葬者的所处年代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其中9名男性中(他们跨越了12代人),至少有6人拥有相同的基因变异。这表明他们来自同一个父系祖先,都是近亲。这些研究者由此推论:在这些墓地遗址中埋葬的人,当时可能处在一个父系社会中。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从墓葬品来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生产工具进步很大 B.整个人类历史上,父系制始终是主流和常态,母系制只是特殊条件下的例外 C.在这4处遗址外,其他临近的遗址中,被埋葬者之间也有明显的亲缘关系 D.这些男性被埋葬在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遗址里可能是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标志
2022-04-24 14:50:54
正确率:36%

在空调病日益频发的今天,不少人开始重新关注电风扇。由于风扇吹来的微风让人感到轻松自如,虽然不能冷却空气,但这种微风能促进皮肤热量对流和汗液蒸发,让身体保持凉爽。因此,在许多研究中,人们都认为风扇在炎炎夏日中能起到降温效果,对人体有益无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上述观点:
A.在不同的研究中,人们对风扇降温作用的认识并不一致 B.人们进行剧烈运动后,相比空调冷气对机体的刺激,通过风扇进行降温更有益处 C.如果温度极高,风扇向身体各部位吹热风会促进对流热量的增加,更容易导致中暑 D.天气潮热时,风扇的降温效果就会显著降低,尽管空气仍在流动,但它已经充满了水分,使得汗水更难蒸发
2022-04-24 14:49:19
正确率:72%

用植物油(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心脏健康的说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研究发现,这种饮食转换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因此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病率,有研究者曾经在文章中建议:如果人们采用植物油烹制的饮食可能更有利于心脏的健康。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在长期食用植物油的人群中,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女性低5%左右 B.植物油包含很多种类,不是每个种类都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C.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高,高密度胆固醇低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才会增加 D.配合健康的饮食习惯,基于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也可有效降低心脏病的死亡风险
2022-04-24 14:47:15
正确率:37%

当我们在陌生的地方入睡时,往往会度过一个不安的夜晚,起床后也会感到昏沉乏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夜效应。脑部扫描显示:在第一夜,受试者的一侧半脑会像平常一样安然入睡,但另一个半脑却保持较为活跃的状态,有时半球状态还会出现切换,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处在新环境时,我们的大脑会在第一个晚上开启监控模式,有一侧大脑半球保持警觉状态,因此人们常常感觉没有睡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推论:
A.在家中入睡时,人们的大脑也会出现一侧脑半球无活动、一侧脑半球较活跃的情况 B.旅行时如果人们携带自己的枕头或者住宿环境与自己房间类似,就不会出现首夜现象 C.深度睡眠时,人的大脑频率处于δ波,而外宿的首夜,δ波出现的时间并未明显减少 D.两侧脑半球中左半脑更容易察觉声音,入睡后听到响动时,左半球就会出现脑电活动
2022-04-24 14:45:57
正确率:59%

近年来,算法通常与大数据结合,通过打分、排序、评级的方式在用户、环境和推荐对象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自动化推荐。全球互联网平台纷纷开发智能推荐系统,大多数都是根据用户使用痕迹进行关联推荐。算法越智能,越能使用户被“安排”进所谓“信息茧房”,即陷入为其量身定制的信息之中。久而久之,用户处于信息“自我禁锢”困境,从而失去了解更大范围事物的机会。因此,有专家担忧地指出,算法应用容易导致人们视野日趋偏狭,思想日趋封闭、僵化甚至极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直接支持专家的观点:
A.电子商务中的商品推荐、社交网络中“你可能认识的好友”等都属于算法具体应用 B.算法的设计、数据使用等是开发者的主观选择,其主观偏见有可能被嵌入算法 C.大数据背景下,算法技术门槛高,很多时候出现问题难以追责,造成伤害无从补偿 D.犯罪风险评估算法通过对居民个人数据资料分析,可以用来预测公民的“犯罪指数”
2022-04-24 14:44:45
正确率:51%

距今3.5亿年前,地球进入了泥盆纪中晚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那一时期的植物体化石,由于绝大多数化石只保存了植物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们通常利用植物茎的直径来确定植物体高度。测定的结果表明:有大量的乔本植物其高度至少达到5米,因此他们推测当时可能出现了森林。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中,植物茎的直径与植物本身的高度存在相关性 B.只有高大乔木(高度超过4米)才具备构成森林的基本条件 C.泥盆世纪中晚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相对浓度的变化几乎呈直线下降 D.这些化石都是生长中的植物被原位保存下来的,能揭示出植物的分布特征
2022-04-24 14:43:36
正确率:72%

埃博拉病毒仅存在于长臂猿的体内,这种病毒对长臂猿无害但对人类却是无药可医。虽然长臂猿不会咬人,但是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传播,蚊子咬了长臂猿再去叮咬人类,人类就会被传染。因此,如果蚊子灭绝,人类就不会感染埃博拉病毒。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叮咬长臂猿的蚊子和叮咬人类的蚊子不是同一品种 B.蚊子是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都非常强的动物,很难被灭绝 C.长臂猿只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接触到 D.一些人会将长臂猿的皮毛加工成皮毛制品,这些加工后的皮毛制品也能传播该病毒
2022-04-24 14:41:58
正确率:56%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在使用完天然气时应首先关闭燃气,然后再关火。但一些专家指出,燃气灶虽然可以通过按钮调节火焰大小,但燃气管道上面的阀门是控制天然气的,如果没有关火就先关闭阀门,火苗就会钻进管道里面,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正确使用天然气的方法应该先关火再关气。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专家的结论:
A.先关火后关气,燃气管道里有残余天然气,会造成浪费,还会挥发到空气中 B.只要燃气灶按钮的密封性没有损坏,其关闭后就不会出现燃气泄漏的危险 C.减少天然气使用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使用天然气 D.实践证明,使用天然气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通风不当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
2022-04-24 14:40:34
正确率: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