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两家,而儒家和道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论语》、《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把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抓住了,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避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单向理解,易于进行儒、道两家思想的比较。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论语》和《老子》    B.《论语》和《老子》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原著是《论语》和《老子》    D.熟读《论语》和《老子》,就能为传播中国文化打好基础    
2017-07-17 11:57:29
正确率:52%
╮(╯▽╰)╭
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和提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应当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机关对新录用公务员应当在:
A.录用后三个月内进行初任培训    B.录用后半年内进行初任培训    C.录用后一个月内进行初任培训    D.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    
2017-07-17 11:57:07
正确率:37%
╮(╯▽╰)╭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做得大事,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包括全面取消:
A.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    B.粮食直补税、良种补贴税、农机具购置补贴    C.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良种补贴税    D.农业税、农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税”    
2017-07-17 11:56:06
正确率:38%
╮(╯▽╰)╭
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如一鼓作气、百废俱兴。非整数也进入了成语,如半途而废、半壁江山。还有两个成语: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两”和“双”是数字“2”的不同表示法。多数成语都是由四个文字组成的,数目字有时还被“连用”,如五光十色、三头六臂。也有成语纯粹由数目字组成,如三三两两、一五一十。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成语与数字的关系    B.成语数字趣谈    C.数字成语与成语数字    D.成语用遍数目字    
2017-07-17 11:55:01
正确率:66%
╮(╯▽╰)╭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利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
A.3.8%左右    B.4.8%左右    C.5.8%左右    D.6.8%左右    
2017-07-17 11:54:11
正确率:37%
╮(╯▽╰)╭
2007年,我国农业增产增效取得了重大成绩。粮食总产超过10000亿斤,达到10030亿斤,连续4年粮食面积、总产、单产“三增”。这在新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首次。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增收协调性明显增强,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持续增收取得重大成效。去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A.2000元,增幅超过100元    B.3000元,增幅超过200元    C.4000元,增幅超过300元    D.5000元,增幅超过100元    
2017-07-17 11:52:57
正确率:27%
╮(╯▽╰)╭
2008年12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有关“山寨现象”的内容,五成网友看好“山寨产品”。“山寨风”在民间流行已久,并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它在模仿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终于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它一开始瞄准的只是低端消费群体,但慢慢地突破了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局限,演变为一种大众流行时尚。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A.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    B.关于山寨流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C.“山寨风”把貌似高端的产品送到了普通百姓手中    D.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一下“山寨风”的亲民路径    
2017-07-17 11:52:54
正确率:36%
╮(╯▽╰)╭
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B.“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楷模”原指两种树    D.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2017-07-17 11:50:13
正确率:73%
╮(╯▽╰)╭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被译成一二百种文字,出版1000多次。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部能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2008年是纪念《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
A.130年    B.150年    C.160年    D.180年    
2017-07-17 11:48:03
正确率:30%
╮(╯▽╰)╭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这庙荒废必是和尚不虔。”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乙和尚说。“必是和尚不敬。”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下,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但是,后因三人争功闹个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所有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B.“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C.成也人心,败也人心;得也人心,失也人心    D.分工负责、各尽所能十分重要    
2017-07-17 11:47:19
正确率:41%
当前第 3827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