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在南极、北极都有大量分布。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急剧减少,而南极海冰不仅没有减少,还缓慢增加。研究表明,当南极海冰在生长季早期形成并积累起来时,它们会在风力作用下,往北漂远离海岸,形成了一个由较老较厚的冰构成的环南极洲的冰带,而北极并没有这样的情况。研究人员由此推测,正是这一冰带的出现让海冰的数量不断增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冰带中的海冰形成时间较早,冰雪的日积月累会导致其厚度逐渐增加    B.受南极大陆的地形影响,冰带会不断向大陆方向移动,使得海冰分散漂流    C.一般过高的盐度会抑制海水成冰,而近年来南极冰架开始融水,但海水盐度并没有降低    D.冰带将新形成的薄冰封在后部的流冰群中,防止其受到风浪侵蚀,有助于海冰生长    
2019-09-10 12:25:16
正确率:78%
╮(╯▽╰)╭
德国科学家和科学政策制订者的________意识在德国科技强国之路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处于落后地位时,虚心向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学习;而当处于领先地位时,又________,克服内外压力,精益求精,从不满足,才使得德国的科研体制永葆活力,长盛不衰。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忧患     未雨绸缪    B.责任     高瞻远瞩    C.创新     革故鼎新    D.风险     如履薄冰    
2019-09-10 12:24:49
正确率:62%
╮(╯▽╰)╭
一项研究发现,常食用人类食物的熊冬眠时间会明显缩短,最多时可达50天,这些熊与保持天然饮食习惯的熊相比,染色体端粒显著减少。因此有人推测:经常食用人类食物,熊的寿命会随之缩短。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一般来说,癌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    B.当动物机体的细胞端粒数量显著减少后,染色体也会变得不稳定    C.端粒减少后,动物机体内细胞老化、受损的速度更快,衰老进程加剧    D.冬眠时间缩短后,熊类在冬季变得更为活跃,但其繁衍能力却日趋下降    
2019-09-10 12:24:21
正确率:87%
╮(╯▽╰)╭
为了迎合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需求,不少美术类培训机构纷纷带孩子参加各类绘画大赛和少儿绘画考级活动。这必然是________的做法,绘画是人们认识和感受世界,表达个人情绪和看法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作为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出成果、获大奖,而应该________孩子用更加丰富的手段认识世界。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拔苗助长     辅助    B.缘木求鱼     激励    C.舍本逐末     引导    D.得不偿失     启发    
2019-09-10 12:23:40
正确率:60%
╮(╯▽╰)╭
关于青藏高原中部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不少研究认为高原中部在3500万年前已经达到了4500米的高度。然而近日,某研究团队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藏北伦坡拉盆地采集到了一些大型棕榈化石。这些化石形成于2500万年前,其中所埋藏的棕榈叶叶片宽阔,叶柄极长。研究团队由此推测: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米,并未隆升,这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历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目前,人们还没有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3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    B.这些化石,加上早期已发现的大量植物化石,显示出当时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多样性    C.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海拔超过2500米,棕榈科植物根本不可能存活    D.在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峡谷里生长着棕榈,而峡谷两侧则是海拔约4000米的高山    
2019-09-10 12:23:23
正确率:82%
╮(╯▽╰)╭
1955年我进入南开大学历史学系读书,老师告诉我们治史有“三求”:求真、求新、求用。到现在,我在史学园地已经耕耘60多年,对“三求”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特别是认识到,学术研究不能照搬照抄、跟在别人后面________,而应在独立思考精神观照下进行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三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傍人门户    B.邯郸学步    C.穿凿附会    D.亦步亦趋    
2019-09-10 12:22:27
正确率:60%
╮(╯▽╰)╭
对许多人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熟悉而可怕的疾病,虽进展缓慢但无情剥夺着患者的记忆力、辨别力还有认知力,使他们无法进行日常生活。一些研究认为,这种病主要是由于大脑内部蛋白质的异常积聚导致的,这些异常积聚会在脑中形成β-淀粉样斑块和缠结,最终导致突触(大脑中的连接节点)减少,从而降低认知能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在正常人群中,大脑组织里也会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存在,时多时少    B.在该病形成早期,神经突触就开始减少,这种减少引发了蛋白质的堆积    C.动物实验显示,如果消除动物脑部已形成的淀粉样斑块,并不能让突触减少    D.作为大脑中的神经连接,突触会被不断修剪,这是大脑正常发育的重要过程    
2019-09-10 12:22:23
正确率:56%
╮(╯▽╰)╭
学会质疑并养成质疑的习惯,关键就是多读书、读好书,一旦知识积累多了,视野开阔了,就容易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做到________。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不懂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事实上,许多知识都有着纵横关联,只有打通其关节,一些疑问才能迎刃而解。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类旁通    B.举一反三    C.事半功倍    D.独出己见    
2019-09-10 12:21:17
正确率:82%
╮(╯▽╰)╭
在自然选择中,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随机变异,环境压力(如疾病侵害)会使有益的突变(如获得抗病性)固定下来。但在无性繁殖中,后代的遗传物质不会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发生变异。由于华蕉(香蕉的一个品种)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全球范围内种植的所有华蕉均为同一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因此,一旦有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华蕉很可能会和19世纪中期因感染病菌而绝迹的大麦克香蕉品种一样全军覆没。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若后代的遗传物质不通过繁殖发生变异,那么这种繁殖就不是无性繁殖    B.若环境变化不能使有益的突变固定下来,那么有性繁殖就没有产生变异    C.只要被新型病菌感染,华蕉品种就会像大麦克香蕉的品种一样逐渐消亡    D.如果华蕉品种采用扦插繁殖来繁殖后代,那么这种方式一定是无性繁殖    
2019-09-10 12:21:00
正确率:43%
╮(╯▽╰)╭
甲、乙、丙、丁四人驾车外出,遇到交警排查酒驾,四人因司机酒后驾车害怕受到惩罚而弃车逃跑,很快被交警擒获。当询问谁是驾驶员时,甲说:“不是我。”乙说:“是甲。”丙说:“不是我。”丁说:“是乙。”若四人中有且仅有两人说了假话,那么谁一定说了假话:
A.甲    B.乙    C.丙    D.丁    
2019-09-10 12:19:36
正确率:33%
当前第 970 页 / 共 4116 页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400-6655-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