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越来越细分的今天,每个学者阅读的文献越来越有限,评审者的眼力总会存在盲区。用技术手段检测论文原创性不但必要而且高效,为衡量论文的学术水准提供了有效参考。但是,过于依赖“查重”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论文的品质本质上不是由重复率多少决定的,“重复率”与“原创性”也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现有的论文检测系统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将论文切块分解后,与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匹配度检测,所谓“重复率”是以文字相同多寡为基础的。但是,在绝大部分论文中,同样数量的文字对学术创新的价值是不同的。
这段文字意在:
分析原创性与学术创新的关系
说明过度依赖论文查重的局限
介绍技术手段检测论文的现状
阐释论文检测系统的科学原理
实践中发现,一种植物通常只能忍耐或吸收一种或两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中其他浓度较高的重金属则表现出某些中毒症状,这种现象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而且植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对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盐度、排水与灌溉系统等自然条件有一定要求,植物受病虫害袭击时会影响其修复能力。另外,植物根系一般较浅,对浅层土壤污染的修复最为有效,对深层土壤污染修复能力较差。
关于植物修复技术,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可以修复的污染种类
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
适用的土壤范围
未来的应用前景
古人说过,“读书当用三余”。其中一“余”便是“岁余”。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有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鲁迅过年时最喜欢上书市购书。他的日记载有: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0册;1915年正月初二“补春节休息,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除夕“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鲁迅买书都是要读的,这也是他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深层涵义是:
读书可以给人们的心灵以温暖、快乐和充实
春节长假最适合读书
古代人喜欢读书过年
读书过年,更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生态农业能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形成集约优势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是兼顾资源、环境、效率、效益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①商代晚期才有长篇铭文,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
②显然,这类铭文的书写重心是“功勋”与“赏赐”,它代表着主人最有价值的荣誉,因此他希望通过铜器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
③事实上,商周铭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④比如《小子逢卤》铭文有四十七字,叙述器主参与一项军事行动有功因而受到上级的赏赐,又因此制作了铜器以祭祀、告慰其亡母
⑤因为对当时的贵族来说,用铭文记录其所立的功劳和所受的封赏,不仅是其人生价值的展现,也是其家族政治地位的宣示和保障
⑥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⑥④⑤②③①
⑥①④②③⑤
①③④②⑤⑥
①④⑤②③⑥
伴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一些通行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违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家庭教育的知识本位导致家长形成一种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心理。因此,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校外辅导机构,提前学习各科知识。儿童心理成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不能改变其发展的主要时间进程,只有儿童心理和认知水平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为教育和训练才会起作用。人为地提前训练,可能一时一地占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不会长期保持下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提前学习违背了儿童心理成熟发展规律
一切教育形式都必须遵循人格发展的规律
知识本位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背景底色”
人为教育只有在儿童认知水平成熟后才有意义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需求使得塑料产量呈指数级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经意识到塑料无孔不入,人类依然对其无限依赖。目前,世界范围内每年消耗5000亿个塑料袋,每分钟有100万个塑料瓶的销量······研究显示,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让大量塑料涌入海洋,其中体积大的最终会分解为微粒。而人们一度认为无比纯净的海冰中,已有数以万亿计的塑料微粒——每立方米海冰含240个塑料微粒,这一密度约是大太平洋垃圾漂浮带塑料微粒的2000倍。分析认为,北冰洋中部的塑料微粒分布非常复杂,而因海冰消融释放出的塑料微粒,将轻易“攻占”深水区域,被海洋中的滤食性动物吃掉,存留在它们体内,再经过食物链层层传递。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海洋塑料垃圾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塑料微粒将在整个食物链中不断循环
北冰洋的塑料垃圾数量超过人们的认知
海洋垃圾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天气事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卫星资料显示,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使得地球变得更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复杂的,并不总是好事。例如,在澳大利亚,有些植物消耗了更多的水分,从而使得河流流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改变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见的长期后果。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都叠加在同期观测到的气候自然变化之上,这使得我们很难判断出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难以区分这些变化中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为造成的。但是,长期的研究结果是不容置疑的: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持续变化着的状态是一个“新常态”。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能使地球变得更绿,这种变化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见的长期后果
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导致植物过分生长,而植物的生长使得河流流量减少,可见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带来的都是不利的结果
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为造成的,二者叠加在同期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之上
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持续变化着的状态是一个“新常态”,这是长期研究得出的不容置疑的结果
在一个环境和经济都面临挑战的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出路之一就是需要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鼎力合作。比如,对于像地球气候变化这类复杂的问题,需要科学家去挖掘并阐述其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同样需要去评估气候变化之于人口与社会的影响,而新闻工作者则需要把这类信息完整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把科学的新发现及其与社会相关的联系向社会大众解释得更好更清楚。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途径
提高大众理解科学能力的意义
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方式
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目的
不用“管住嘴,迈开腿”就能成功瘦身,大概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一边吃的很饱一边掉体重却成了宇航员们的噩梦,因为这会使宇航员损失骨骼和肌肉,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宇航员总是表示已经吃饱了,然而与此同时,他们的体重却减轻了,为什么宇航员摄入的食物不够?一位航空研究所人员提出,这是因为食物在失重环境下不会像地球上一样老实待在胃里,它们在胃里漂动,撑开胃部,会更快给大脑送去“你已经吃饱了,别再吃了”的信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这个研究员的解释:
宇航员必须坚持每周六天的高强度锻炼,否则低重力环境会让肌肉萎缩,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会消耗更多的热量
吃饭习惯于细嚼慢咽的人,通常在摄入过多的食物之前,大脑就会接受到饱胀感,从而减低食欲,避免进食过多
实验证明,在失重情况下,胃壁本身的张力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胃的内部压力也没有太大变化
太空食物通常不需要太多咀嚼,研究显示,咀嚼次数越多,口腔活动会刺激体内消化和吸收活动更加活跃,热量消耗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