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掌握了舆论,才能赢得人心。《史记》记载,陈胜、吴广起义时巧妙地打了一场漂亮的“舆论战”,他们让人在丝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塞到鱼肚子里,然后“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这还不够,他们又让人学狐狸叫,喊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结果,当然是“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赢得了人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掌握舆论主动的重要性
舆论决定斗争的成败
舆论可以人为营造
自古以来人们善于利用舆论
2010年12月12日,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揭牌并投入使用,锦屏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目前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实验室。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洁净的低辐射研究平台,能够自主开展像暗物质探测这样的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研究课题。关于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自然界的宏观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暗物质是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
暗物质的质量为零
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是指那些不发射任何光的具有电磁辐射的物质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已探明的储量是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根据文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气冰”的得名主要基于其外形
“气冰”是水和天然气的混合物
“气冰”分解释放以后才可以燃烧
“气冰”探明储量多于化石能源
现在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实际上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因为如果二氧化碳的供应量上升,植物就会更大量地消耗该气体,所以它们会长得更高大,繁殖得更茂盛,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终将保持稳定。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将最严重地削弱这一结论,即目前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时,海水就会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腐烂时会产生甲烷,这是另一种能显著地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从工业革命开始时起,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引起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二氧化碳含量在地球的历史中多次上升或下降的事实说明有一些能逆转温室效应的生物作用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是那里长得最高的茅草,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但半年后雨水一旦到来时,却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六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却扎根地下超过28米。
这段文字启示人们:
一个人成长不能只要地面以上的高度
一个人的基础越牢,发展潜力越大
起步最早的,不一定是发展最好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目前认为造成白垩纪末期(约6600万年前)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的原因是,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巨大陨石撞击了地球。1991年,陨石撞击的重要证据——陨石坑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发现。有学者提出假说如下:陨石撞击地球后,岩石等产生的尘埃造成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气候变得寒冷,恐龙等生物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从而灭绝。
以下说法最能有力驳斥上述恐龙灭绝原因的是:
陨石撞击产生的岩石尘埃粒径约为0.1毫米,停留在大气中最多也就1周左右,阳光仅被阻挡1周的环境变化不至于引起生物灭绝
在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的一个地区,发现大约8000万年前生活于此的恐龙有45种,但就在陨石撞击之前不久,种类已减少到只有6种
白垩纪末期的印度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火山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变化
目前尚不确定6600万年前在地球上撞出巨大陨石坑的是哪一颗小行星,因此也不清楚造成恐龙灭绝的始作俑者
虚假安全:指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大脑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问题;而在接近成功状态下精神越来越放松,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
下列属于虚假安全的是:
一些唯利是图的中介机构,暗示、提醒、协助高危企业炮制虚假材料,骗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利空出尽是利好,许多股票都会在出了不尽如人意的年报后走出一波蓬勃向上的行情
高考前,小李总觉得睡眠不足,可是高考结束了,小李却经常睡不着
在热电厂这种特殊行业,在用电高峰期、恶劣天气下,一般不会出现人为误操作的事故;但在平时,事故却是屡见不鲜
2012年,某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下简称户籍老年人口)23.6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2.6%。2012年户籍老年人口规模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5.4个百分点。80岁以上的户籍高龄老年人口达到3.89万人,人口规模比2000年翻了两番。
2012年,该区共有公办、民营两种性质的养老机构42家,比2006年增加了14家。共有养老床位8141张,其中公办养老床位数4401张。2006年以来,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平均每年增加523张,民办床位数平均每年增加190张。
2012年,该区养老机构共有入住老人5179名;从2006年到2012年,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数量平均每年增加327名。
预计到2015年末,该区户籍老年人口将增长至31万,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8%;同时,户籍高龄老年人口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
如果该区计划到2015年每千户籍人口所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比2012年翻倍,则到2015年养老机构还需要增加约多少张养老床位:
8000
9000
11000
13000
2014年某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共674家,实际收入1059.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9%;从业人员达到58631人,同比下降4.3%。
如2013年该区限额以上金融业单位数量与2014年一样,则该区2013年平均每家限额以上金融业单位实现收入约多少亿元?
0.16
0.24
0.39
0.65
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6.6%。全年水泥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7.4%,陶瓷砖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4%,天然花岗岩石材4.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2%,平板玻璃7.1亿重量箱、同比下降3.2%,卫生陶瓷产量1.6亿件、同比下降13.1%。
2012年底规模以上企业3.4万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尽管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32.8%、66.6%,但由于水泥制品、轻质建筑材料、建筑陶瓷、耐火材料制品、金属门窗和玻纤增强塑料材料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2.5%、21.8%、33.8%、10.5%、26.9%和30.6%,全行业利润总额仍创3750亿元新高,同比增长3.5%。
大宗产品产销率呈下降态势,水泥产销率97.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销率95.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截至12月份,水泥制造业存货790亿元,同比增加1.8%;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业存货590亿元,同比增加15.7%;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319亿元,同比增加15.8%。
2012年行业出口交货值约2250亿元,同比增长7.9%,出口商品离岸价格上涨9.3%。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建筑和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31.5%、10%、5.7%。
如2012年建材行业无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则当年平均每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0.07
0.18
0.63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