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位考古人员历经半年的挖掘下,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泉州古城门遗址——德济门重现于世。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一些古代寺院建筑构件。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元明时期该地附近曾有寺院存在。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推测:
考古人员未发现任何寺院遗址
民居也常使用同样的建筑构件
发掘出的寺庙建筑构件较少
关于德济门的古代典籍未提到附近有寺院
迈克尔博士在酵母菌、线虫和果蝇身上试验了一种药物,能够在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这三种常用模型生物的寿命。其中酵母菌的寿命延长了17%,线虫和果蝇的寿命延长了10%左右,换算成人类的话大概相当于多活8年。什么药物居然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答案是布洛芬,药店里随便可以买到的止痛药。如此普通而又廉价的小药片居然还能增寿?会不会是试验误差呢?检索一下论文数据库就可以知道,这个发现不是偶然的,还有好几个实验室得出过类似的结论,只可惜类似试验尚未在人类身上做过。
下列说法和文段相符的是:
好几个实验室都做过和迈克尔博士一样的研究
事实证明布洛芬可以延长人类8年的寿命
布洛芬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止痛药
布洛芬是否能够延长人类寿命还有待研究
如果生命的进化一直稳步向前,未曾经历任何挫折或提供了特殊机会的时期,要划分地质年代将非常困难,能够轻易分辨出地质年代,是因为地质学家们所说的“动物群演替”,也就是物种突然出现或消失的时期,我们可以将这些事件看作时间的关口——在那一刻,一个时期,通常代表着一种气候,让位于一个新的时期,一种新的气候。只有三种变化因素,强大到能够开启时间的关口——大陆漂移、星系碰撞和诸如温室气体等气候变化动力,所有这些因素的运作方式都不同,但它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推动进化——死亡和机遇。
据此可以推断:
地质学家分辨地质年代未曾遭遇过任何挫折
气候的变化并不一定带来物种的变化
只有大陆漂移才能开启时间的关口
“动物群演替”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旅游费用一定会上涨
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上海至广州的高铁开通,上海飞广州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重大节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依据以上定义,下列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骄兵必败,我们胜利,所以我们不是骄兵
勇者无畏,我无畏,所以我是勇者
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是英雄,所以我难过美人关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胜利,所以勇者胜
某自驾游车队由6辆车组成,车队的行车顺序有如下要求:甲车不能排在第一位,乙车必须排在最后一位,丙车必须排在前两位,且任一车辆均不得超车或并行。该车队的行车顺序共有( )种可能。
36
42
48
54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提出“测定生物大分子质量原始思想”的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比他晚一两个月发明更有效的测定方法的德国化学家米夏埃尔·卡拉斯和弗伦茨·希伦坎普只好望洋兴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两位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另一位为“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盖洛则名落孙山……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以“第一”论英雄是一些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原则
诺贝尔奖获奖成果基本上都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考验
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和创造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智力冒险
国际大奖注重的是发现者在科研中独一无二的贡献
纯碱(Na2CO3)是化工之母,实验室中通过以下实验模拟工业制纯碱。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NaHCO3加热得到纯碱的反应方程式为②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纯碱工业的副产品氯化铵(NH4Cl)可以用作化肥
反应②生成的CO2可以为①循环使用
从溶液中分离NaHCO3的方法是过滤
得到的NaHCO3固体是纯净物
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的。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的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逆向思维的是:
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
以某一复杂问题的结果为发散点,尽可能多的把它与别的事物组合成新问题
以某一复杂问题的结果为发散点,推出各种结果的各种原因
将人们通常思考的思路稍加扭转,“歪打正着”
有人认为“意象”是一个外来词,是英文“image”的译文,并把它和20世纪初的英美意象派诗歌联系起来。但其实,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不是外来的东西。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证明“意象”在我国的原生性的是:
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运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构成的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与中国的“意象”含义不相同
很多主张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在意象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的英美意象派诗人实际上是深受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
我国古代诗歌诞生远远早于英美诗歌,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是很多英美意象派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意象在南朝《文心雕龙》等著作中有提及,它没有确定的涵义和一致用法,有的指意中之象,有的指意和象,有的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