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购入一批某种水果,如按定价销售,每千克盈利23元。销售总量的5/9后,每千克降价8元卖出剩余部分,销售这批水果共盈利2275元。问按原定售价卖出了多少千克水果?
60
65
75
80
某镇政府办公室集中采购一批打印纸,分发给各个职能部门。如果按每个部门4包分发,则多6包;如果按每个部门5包分发,则有1个部门只能分到3包。这批打印纸的数量是:
38包
36包
40包
42包
假设一片牧场的青草一直都是“匀速”自然生长的,该牧场3月初放养有1000只羊,30天后青草的总量变为3月初的90%,此时牧场又一次性增加了300只羊。12天后青草的总量变为3月初的80%,如果要让青草在接下来4个月内(每月按30天计算)回到3月初的总量,则这4个月间该牧场至多放牧( )只羊。
800
750
700
600
兄弟姐妹四人,甲、乙、丙、丁。
甲说:丁是最小的妹妹。
乙说:兄弟姐妹中只有哥哥一个男孩。
丙说:我是甲的姐姐。
如果上述都为真,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甲排行第二,是男孩;乙排行第三,是女孩
乙排行第二,是女孩;丙排行第一,是女孩
丙排行第二,是女孩;丁排行最小,是女孩
甲排行第二,是女孩;丙排行第一,是女孩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寻常百姓,至少要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地位、辈分、官位等主次有序落座。吃个饭还这么累,现代青年人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繁琐的饮食套路。外卖,把“怎么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了“吃什么”的本质。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输堂食。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点外卖”正在改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传统烹饪的精华无法在外卖中得到体现
重视进餐仪式满足了审美与礼节的需求
外卖已成为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某单位每天都会安排2人在大楼入口负责安检,安排3人负责楼层巡查。为此,单位组织了一支12人的队伍,并根据序号安排工作:第一天由队员1、2负责安检,队员3、4、5负责巡查;第二天由队员6、7负责安检,8、9、10负责巡查;第三天由队员11、12负责安检,队员1、2、3负责巡查……以此类推,如果队员1今天负责了安检,则最晚在( )天后他将再次负责安检。
5
6
7
8
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这其实是一种勇气和习惯的较量。麋鹿身体强壮,长着长角,在力量对比上讲,如果狭路相逢,麋鹿能与狼僵持好几个小时,再加上长角,它们同样能威胁到狼的生命。所以,在面对不逃跑的麋鹿时,狼是充满戒心的。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这仿佛是一种诱惑,让它们难以抗拒。所以,奔跑的麋鹿永远是它们的目标。
对这段文字中的两个划线的“这”,理解正确的是:
前一个“这”指“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前一个“这”指“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前一个“这”指“麋鹿与狼的对决”,后一个“这”指“奔跑的动物”。
前一个“这”指“不逃跑的麋鹿”,后一个“这”指“奔跑的麋鹿”。
修建一条铁路,如果每4米铺设5根枕木,共需5000根;如果每5米铺设6根枕木,一共要用( )根:
3600
4200
4800
7500
数列:3,2;5,1;6,4;10,2;12,8;( )
14,1
16,2
18,3
20,4
8名同学参加公益义卖活动,义卖结束时筹得的善款前3名的同学平均每人筹得150元,而排名后5名的同学平均每人筹得的善款比8人的平均数少15元,则这8名同学平均每人筹得善款多少元:
110
115
120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