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末总人口计算,2005年人口增长率为:
5.91‰
5.21‰
6.32‰
6.54‰
语音融合:指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的现象。
下列属于语音融合的是:
楼先生旅居海外多年,很少使用中文,更不用说家乡话了。一次晚宴上遇到了一个老乡,一句“烂糊面”勾起了差不多早已忘光的乡音,两人用家乡话整整聊了一夜
老张夫妇结婚十多年了,家里的饮食习惯已经分不清南北,就连张先生的东北腔也几乎失去了原先的味道,妻子的广东话听起来也变得怪怪的,女儿经常取笑他们是真正的“夫唱妇随”
朱女士的汉语口语课深受留学生喜爱,不仅发音标准、语调柔美,还时不时地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小段子。不到半年时间,大多数学员都能学着她的腔调进行日常会话
小黄来到南方某海滨小城工作后,每天坚持收看当地的方言电视节目,模仿播音员的发音。半年之后,她的语调、语气、用词,听起来就像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
陕西省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
135%
130%
125%
120%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05年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974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增加3746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口减少4485万人。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5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口由14032人上升为15350人;具有初中教育水平人口由38788人下降到35633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由26779人下降为24356人。
2015年初中教育程度人口相比2000年:
下降了3.16%
提高了13.8%
下降了11.4%
提高了3.75%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2006年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占全年的:
8.2%
9.6%
6.7%
11.8%
以现价计算,2006年至2007年印度与俄罗斯的增长率分别为:
28.86%,25.53%
28.53%,31.62%
23.55%,23.84%
30.47%,31.3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为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已率先基本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全面下降,2017年末,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1067万人,五年累计下降78.1%;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3.9%下降到0.8%,下降3.1个百分点,已率先基本实现脱贫。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3446万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1112万人,累计减少2334万人,下降幅度为67.7%。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5%下降到3.4%,下降7.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5086万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1634万人,累计减少3452万人,下降幅度为67.9%;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17.6%下降到2017年末的5.6%,下降12.0个百分点。
从贫困区域看,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八省区减贫成效更加突出,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贫困地区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900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4139万人,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总规模的六成;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3.2% 下降至2017年末的7.2%,五年累计下降16.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2个百分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540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3527万人,下降幅度为69.6%;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4.4%下降至2017年末的7.4%,累计下降17.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4个百分点。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民族八省区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032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2089万人,下降幅度为66.9%,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规模的三成;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1.1%下降至2017年末的6.9%,累计下降14.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
贫困发生率指的是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材料数据可知,与2012年末相比,我国中部地区2017年末农村总人口:
减少了约113万人
减少了约280万人
增加了约113万人
增加了约280万人
2010年末人口之和占江苏省总人口34.39%的三个市是:
南京、苏州、无锡
苏州、徐州、南通
徐州、南京、南通
苏州、徐州、南京
2007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1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96亿元,增长25.5%。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1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
一季度,各月份收入规模均在3000亿元以上,分别完成4843亿元、3156亿元和3285亿元。收入增幅均在20%以上,分别增长27.6%、25%和23.2%,月度收入的均衡性为近年最好水平。
前2个月,与工业增值税对应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8.5%,相应地,一季度工业增值税完成3102亿元,同比增长19.7%;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4.3%,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建筑安装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增长35.3%;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同比增长24%,相应地,一季度,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419亿元,同比增长27%;汽车市场销售形势较好,前2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一季度车辆购置税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28%。
一季度,地方各税共完成6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45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其中,资源税在去年政策调整以及加强源泉控管的带动下,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33%;由于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以及各地税务机关加强对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的征管力度,土地增值税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85.2%;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势头也比较好,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37.3%。
一季度,东、中、西三大地区呈现全面较快增涨态势,西部增长领先。东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79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0.2%;中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1762亿元,增长24.6%,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5.6%;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1601亿元,增长29.8%,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4.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2006年一季度共完成车辆购置税约:
159亿元
164亿元
173亿元
184亿元
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粮食总产量多了多少万吨:
6730
6530
6947
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