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在涉外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国际礼仪。以下不符合国际礼仪的是:
一起乘坐电梯及上车时,请女士先行
闲谈时询问美国客人前一段时间得了什么病
接待来访的外国客人时,请客人坐右边的座位
在德国,提前抵达访问地点后等到了约定时间再敲门
张研究员要在甲、乙、丙、丁、戊、己、庚7个村中选取4个进行乡村文明建设调研。因为地点、时间、经费等原因,选择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如果不选择甲,就要选乙;
(2)如果选丙,则不能选乙;
(3)如果选丁,则不能选庚;
(4)如果选戊,则要选丁;
(5)己和庚有且只有一个入选。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可能是张研究员选择的4个村?
甲、丙、丁、戊
甲、乙、丁、己
丙、丁、戊、己
乙、丙、戊、庚
根据《公务员法》的回避原则,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回避:
一个市内,丈夫是公安局局长,妻子是教育局局长
父亲是某市公安局局长,儿子是下级分局局长
丈夫是某市公安局局长,妻子的妹妹的女儿是该局财政科科员
丈夫是某市公安局局长,妻子是该局财政科科员
据研究,屈原《九歌》诸篇原始底本的大致族属与时代能概括如下:《东皇太一》《东君》,源于五帝晚期海岱地区东夷集团虞舜族的《韶》乐;《河伯》《云中君》,源于夏代中原地区夏族禹启以来的《虬歌》;《大司命》《少司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生命生育祭歌颂诗;《湘君》《湘夫人》《山鬼》,长江中游楚地楚族流传久远的山川祭歌颂诗;《国殇》,流传于楚国的爱国战魂祭歌;《礼魂》,以上各篇共用的“乱辞”。在商代早中期以前,楚族的起源及早期发展阶段在黄河中下游,且与夷、夏两集团有密切关系。在神话传说中,楚人的远祖之一颛顼氏主要活动在海岱与中原地区,曾得到东夷集团的远祖少昊氏族的帮助。颛顼之后,有祝融八姓,亦与东夷少昊、重、黎、中原各族关系密切。为此,东夷集团《韶》乐、华夏集团《虬歌》,为楚族所熟悉,并为屈原整理《九歌》时有所保存。
而屈原,“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是王室贵族子弟的师傅;又为三闾大夫,“掌王族三姓。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因此,屈原熟悉本族的历史文化,进而整理编组了《九歌》。本来,各血缘氏族部落只祭祀本族范围内的天体神、山川神和祖先神,相关的祭器、礼仪、乐舞歌辞也只限在本族内流传。此即“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然而,屈原还是将不同区域、族属、时代、内容的祭歌颂诗与楚国的《湘君》诸篇合编在一起了。这不是屈原冒天下之大不韪。西周盛行的体现血缘管理的井田制、宗法等级制、家族世袭制等,到春秋时代开始动摇,至战国时代则几乎瓦解——各诸侯相互征战,血缘纽带已被解构。因此,血缘基础上的“民不祀非族”“祀不越望”的规矩已不复存在。这样,屈原将不同族属的祭歌颂诗合编在一起,完成综合性的《九歌》,也就成为可能。
楚国发展到楚威王时,国力达到鼎盛。楚怀王即位,承父盛业,在苏秦游说之下,联合韩、魏等六国攻秦,是为合纵。当时的楚怀王意气风发,有一统天下的雄心。据《汉书•郊祀志》:“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军。”此际任左徒的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可谓君臣相得。因此,言《九歌》是屈子为国君修饰润色,欲以却退秦师,也信而有征。
孔子以维护周礼为目的,以西周王官礼乐作为标准删编《诗经》。结果是,不仅十五个诸侯血缘族团的颂诗、史诗,以及十五国之外的民歌被删除,甚至进一步引领时代的理性自觉,“不语怪力乱神”,将原本丰富的巫术神灵、图腾神话作了历史化改造,而失去了其天国神灵的浪漫气息。但楚氏族带着北方夷夏原始巫术宗教文化,反倒与当地固有的苗民巫风习俗相融合,而得以持续发扬。屈原既“博闻强志”,深知楚族及夷夏古族的远古历史文化,又担任左徒与三闾大夫这两个与巫术宗教活动有关的职位,最终造就了《九歌》特别的原始文化。《九歌》是我们认识远古部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假如按照“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原则,屈原能够加工、编辑的诗歌是:
《东皇太一》
《河伯》
《大司命》
《山鬼》
古人称谓中,一般总是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可以相对随意些。
下面的各组称谓中,用于自称的是:
夫子,先生
小子,竖子
不才,不佞
足下,大人
用起重机吊起两根相同的水泥横梁,吊第一根时用较短的钢索,吊第二根时用较长的钢索,如下图所示。当横梁被匀速吊起时,根据物体受力平衡的特点,比较钢索上受到的拉力和
与吊钩上受到的拉力
和
的大小(钢索自身重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在400米标准跑道上跑步,甲跑一圈用2分钟,乙用1.5分钟,丙用2.5分钟。若甲、乙、丙按顺序轮流每人半圈接力跑,共跑1600米,问乙一共跑了多少分钟?
2
2.25
3
3.25
在我国,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的分类中不包括:
国家级正职
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
乡科级副职
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为职业“光环”褪色而辩解,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弃守底线,不管是搬出为了生存的经济理由,还是将良知的缺失归咎为体制的束缚,将一切推责给外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体制的束缚是职业伦理的主因
职业伦理受损一般源于职业“光环”的褪色
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职业道德底线
弃守底线者总会给自己找借口
在接受测谎器测验时,只要服用少量某种常用镇静剂,就可使人在说谎时不被察觉。因为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副作用。由此推之,这种药物对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会很有效。
此段话的假设前提是:
镇静剂对于治疗心理压力有效
对于心理压力反应的抑制增加了主观的心理压力
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相似
在测谎器测验中说谎的人经常显示出心理压力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