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2021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同比增速与2020年相同,那么,2021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约为:
9598亿元
9689亿元
9727亿元
9873亿元
越来越多的古籍向公众开放,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不断推进。对古籍进行数字化_______,不仅方便学者研究,也能降低普通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开放共享的资源规模更庞大,渠道也更便捷,有利于实现古籍与数字化时代_______,比如,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_______也令人期待。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改进 融合 阐释
升级 协同 完善
革新 适应 发展
转换 共振 回归
仔细研究各地那些消失的地方特色美食、知名老店,我们会发现很多美味不是消失于“市场的选择”,而是在动迁中无法接续。对城市来说,不能只有看得见的光鲜和便于量化的经济增长指标,更需要有市井的味道、城市的记忆、百姓的情感。如何避免“改造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打断”,是摆在中国众多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在两难中谋取两全,兼顾城市繁华与人间烟火味,更需要制度的温情和治理的智慧。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城市管理两难,还需争取两全
市场选择与市场文化的传承
市井的味道,城市的记忆
城市变迁中的地方美食
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招募了1787名19岁至32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越容易感到孤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
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
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
(2)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
(3)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
(4)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
(5)是渴望从忙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6)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
(7)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
4-2-3-6-5-7-1
4-1-3-6-5-2-7
4-3-6-5-2-7-1
4-2-7-1-3-6-5
某影像杂志社编辑在广大革命老区从事摄影创作多年。他说,老区人民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伟大实践中所展现出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时时刻刻感动和吸引着我,给我提供了不竭的工作动力、喷涌的艺术灵感和丰沛的创作资源。以上事例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出真知
②生有涯知无涯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认识服务实践指导实践
①③
①④
①②③
②③④
澳门地理位置优越,对外开放程度高,各种思想交汇。因此,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爱国教育,通过学校课程与教材建设,举办不同形式及内容的多元化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学生、教师有更多机会深入认识国家发展,从法治、国家安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弘扬爱国爱澳精神。
对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澳门特区政府对爱国教育的重视主要由地理决定
澳门学生、教师对国家发展的认识较为全面和深入
学校教材建设利于从法治方面弘扬爱国爱澳精神
举办多元化活动是青年学生爱国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如果说建筑是她的脊梁,环境是她的容貌,那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她的________。而文化作为承载文明的基石,特别是当跨越时空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被重新________,转化为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养成时,那她________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也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立足世界的文化底气和骨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佩饰 演绎 赋予
神采 弘扬 荡涤
灵魂 唤起 涵育
冠冕 阐释 秉承
随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纵深推进,旅游式的开会、聚餐式的调研、游玩式的走访等,有所________。但内容重复的会议、填写表格的落实、层层转发的部署等,依然使许多实际工作难有进展,依然使许多计划流于漂亮文案。有人指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________,并非偶然。这两种“主义”都是典型的官场病,________,相互联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遏制 对举 互为表里
节制 对应 互相标榜
收敛 对仗 互为因果
约束 对衬 互剥痛疮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读历史,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哲学,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文学,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文段开头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读者的思考。
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要求。
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文段中把书比喻成旗帜和明灯,形象地道出了书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前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