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8,长、宽、高之比为3:2:1,则长方体的体积是:
48
45
384
3072
在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草坪上架设了5个自动洒水器,洒水器的洒水半径为2米(如图所示)。问草坪上同时被两个洒水器洒到水的区城(灰色)面积比没有洒到水的区城(黑色)面积:
小不到5平方米
小5平方米以上
大不到5平方米
大5平方米以上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
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资料∶文件
质量∶砝码
飞艇∶航空器
护卫舰∶补给舰
自然现象∶极光
大约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只用直尺和圆规,能否作出一个与给定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这个看似简单的“化圆为方”问题成为尺规作图领域的经典题目,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许多数学家尝试解答却都未能成功。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解答,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几何学问题,还是一个代数学问题。在尺规作图问题中,给定若干角度或线段长度,实质是给出了若干实数;只用直尺和圆规作图这条规则,保证了作出的角度或线段的长度,是给定实数的和、差、积、商、平方根的组合。因此每个尺规作图问题,其实都对应着一个代数问题。
关于“化圆为方”问题,文中没有谈到:
提出问题的具体背景
关于问题实质的分析
问题难以解答的原因
对该问题的大体描述
英国人在印度发展种茶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需求为导向——_____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迷上喝茶的英国人为了摆脱中国对茶叶生产的控制,将茶树种子连同加工技艺一起,偷偷从中国带到了印度。从印度的阿萨姆和大吉岭地区开始,英国彻底改变了红茶的命运。到了1860年,投资者就明确意识到,在印度种茶是个能够赚钱的行当。伦敦和加尔各答等地的先行者开始购买茶园股份,在英属印度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公司和有能力的欧洲人纷纷租地种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让茶叶变得廉价易得
殖民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满足英国国内对茶叶的极大需求
解决英国本土茶叶供应不足的问题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要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甲和乙都有可能受邀参加某专家论坛。现在,甲得知了以下消息:
(1)论坛主办方决定,至少邀请甲或乙中的一位。
(2)论坛主办方决定不邀请甲。
(3)论坛主办方一定会邀请甲。
(4)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
假如上述消息中,两条为真,两条为假,则:
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甲,不邀请乙
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不邀请甲
论坛主办方决定同时邀请甲和乙
论坛主办方决定既不邀请甲,也不邀请乙
某水库每天的上游来水量是10万立方米。5月1日水库向周边供水7万立方米,在5月15日午夜降雨之前,每日的供水量都比上一日多2万立方米。问该水库5月1日零时的库存至少要为多少万立方米,才能保证在降雨之前对周边充足的水供应:
143
150
165
185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________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农村工作
农业发展
“三农”
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