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典型的西南大石山区,石多人少,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十年九旱。尽管国家的好政策使部分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仍有不少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大石山区经济落后,文化匮乏,和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其等待国家的政策救助,当地政府不如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以摆脱贫困
解决部分西南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是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
当地人民走向富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_______的战略需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运转
运作
运营
运行
2012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产3.2%。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增产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产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产3.5%。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0429万吨,增产1.6%;小麦产量12058万吨,增产2.7%;玉米产量20812万吨,增产8.0%。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产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产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产7.8%。烤烟产量320万吨,增产11.5%。茶叶产量180万吨,增产11.2%。
2012年早稻增产量对全年粮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其增产量在总增产量中的百分比)约为:
3%
8%
15%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如果_______“圣人造书”的神秘观念不论,这种认为书法源于象形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它指出书法是从现实生活中_______形体的。但如果认为“象形”就是书法的审美本质,那就失于_______了。书法是无形与有形、不象形与象形、抽象与具象的统一。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除却 模仿 形象
摒弃 取得 单一
除去 创造 简单
撇开 获得 片面
由于高密度地养殖,大量饵料未被摄食,残饵溶解所生成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海水污染严重,海南文昌海底珊瑚礁大量枯死,底部海域几乎成了“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间地狱
明日黄花
不毛之地
穷山恶水
我们知道,各种物质都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但是,如果温度超过374℃,那么无论把压力增加到多大,水蒸气也无法变成水,如果压力足够高的话,它的密度会大大高于气体而接近水的密度。这样的状态与气体、液体、固体都不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超临界态,而374℃被确定为“超临界温度”。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就被称为“超临界流体”。
这段文字之后作者最有可能说明的是:
物质达到第四种状态的化学途径
哪些物质不会进入“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相关特点
“超临界温度”对物质形态的影响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近八年来,这九个字成为我国粮食丰收的“秘诀”,农业官员每年都会挂在嘴边。这表明当前: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已经很高
粮食丰收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好
现代农业体系已经建立
虽连年丰收,但仍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形象
《三国演义》是明朝初期罗贯中作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为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提供了全景式的历史画卷,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文字主要意思的一项是: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朝初期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某单位将100多名实习生分配到2个不同的部门中,如果要按照5:9的比例分配,则需要额外招4个实习生才能按要求比例分配。如要按照7:11的比例分配,最后会多出2个人,问该单位至少需要再招几个实习生才能按照3:7的比例分配给2个部门?
2
4
6
8
真正的知识分子,自然和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古人劝学诗里说“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对于读书人来说,确实如此。当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我们说______;当一件事记录得真实,我们赞______;当一个读书人不断学习不断创作,我们称______;当某篇文章很有气势,我们则感叹笔力雄浑,用韩愈的话更是“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字字珠玑 直言不讳 持之以恒
妙笔生花 秉笔直书 笔耕不辍
文不加点 言之凿凿 不绝如缕
倚马可待 直抒胸臆 韦编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