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顺差是指在国际收支上,一定时期内收入大于支出的差额;逆差指的是在国际收支上,一定时期内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表中同比数据为正的代表同比增长,同比数据为负的代表同比下降)
2011年至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逆差最大的年份是: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1年该市接待国外游客总人次比2010年上升了:
6%
15%
9%
23%
2011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8458.69万人
30719.58万人
18499万人
12260.89万人
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39.54亿立方米,分水种看,自来水用水量最大,达35.67亿立方米,占全部用水量的90.2%;地表淡水用水量2.52亿立方米,地下淡水0.03亿立方米,其他水1.32亿立方米。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用水量达29.85亿立方米,占比超75%。
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量为147.1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重复用水率提高到78.8%(注:重复用水率=重复用水量/(用水量+重复用水量))。分行业看,重复用水量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和石油石化行业。其中,电力行业重复用水量为50.7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重复用水量的34.5%;冶金行业重复用水量为40.82亿立方米,增长3.9%,占全部重复用水量的27.8%;石油石化行业重复用水量为32.12亿立方米,增长3.5%,占全部重复用水量的21.8%。
整体而言,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复用水量普及面窄且重复用水率较低的问题值得关注。有重复用水的企业只有3573家,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说明九成多企业无重复用水。重复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88家,仅占重复用水量的96.2%,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电厂和钢铁厂等少数大型企业中,重复用水应用领域明显较窄。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
减少了约0.8亿立方米
增加了约1.8亿立方米
减少了约2.8亿立方米
增加了约3.8亿立方米
根据所给资料,可以得出2006年装备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是()。
15.1%
16.0%
18.9%
20.5%
2015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68.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731.2亿元,增长7.7%;重工业4537.7亿元,增长10.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269.1亿元,增长6.3%;集体企业19.3亿元,下降5.7%;股份合作企业22.3亿元,下降2.0%;股份制企业2847.6亿元,增长9.6%;私营企业2992.2亿元,增长1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12.5亿元,增长6.9%。
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34个突破增长,占比近九成。其中,电子、电子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医药和有色等六大重点行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16.5%、12.3%、12.3%、11.2%、10.4%、10.3%,合计实现增加值270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7.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9.7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抚州、赣州、吉安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年末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7家,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家,比上年新增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7个,居全国第一。
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5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利税总额3543.8亿元,增长3.8%,其中,利润总额2128.0亿元,增长2.4%。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0户,其中,江铜集团2010.4亿元,居全省首位。
2014年江西省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56.7%
62.4%
61.9%
68.3%
2003年以来,全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97735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68.7%,年均增长6.0%;大中型拖拉机441万台,比2002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9.1%;小型拖拉机1811万台,比2002年增长35.2%,年均增长3.4%;联合收割机111万台,比200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3%。
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57121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25公斤,超过国家粮食安全标准25公斤,比2002年增长19.1%,年均增长2.0%;人均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为5公斤、25公斤和93公斤,比2002增长了27.7%,8.8%和15.9%,年均分别增长2.8%,0.9%和1.7%;人均猪牛羊肉、禽蛋、牛奶和水产品分别为45公斤、21公斤、27公斤和42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长17.8%、18.2%、166.8%和35.0%,年均分别增长1.8%、1.9%、11.5%和3.4%。2011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长17.4%,其中,稻谷亩产量为446公斤,提高33公斤,增长8.0%;小麦322公斤,提高71公斤,增长28.1%;玉米383公斤,增长16.7%。2011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为2148公斤,比2002年增长72.2%,年均增幅为6.2%。
与2002年相比,2011年全国下列产品中人均产量增幅最大的是:
牛奶
棉花
水产品
油料
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茶叶产量162万吨,增产9.9%。
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下降0.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
全年水产品产量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
2011年全国全年夏粮和秋粮的产量比2010年平均增产:
3.8%
4.5%
3.4%
2.9%
某市2005年就该市城镇居民和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束后按城乡、性别分别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与男性相比,在女性中更普及的两个体育项目是:
球类 步行
跑步 游泳
步行 健身 操舞 秧歌
健身 操舞 秧歌 跑步
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高于浙江(17.1%)和上海(13.4%)。
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亿元,增长37.4%;浙江实现利润1324.55亿元,增长20.6%;上海实现利润1086.7亿元,增长15.7%。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2.58亿元,增长11.2%。山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4.86亿元,增长19.8%。江苏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73.69亿元,增长20.2%。浙江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8.03亿元,增长13.4%,上海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97.48亿元,增长9.8%。广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落后于江苏和山东,列总量第三位。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理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江苏房地产投资1901.01亿元,增长23.0%。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79亿元,增长8.0%。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59亿元,增长2.3%。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低于江苏,增速较高。
2006年广东省工业增速排在第几位:
二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