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文化相对主义”承认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人民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任何一种行为,如信仰、风俗等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不可能有一种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的文化。但是,文化相对主义貌似公允,却有其自身的矛盾和弱点。因为反对文化间的交往而极力维护本身民族文化的纯洁性,由此仍可能重新回归文化孤立主义。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文化相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孤立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表达了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文化相对主义者相信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文化价值
文化相对主义者反对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的文化
植物甾醇具有和胆固醇相似的化学结构,在人体小肠中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可以有效防治冠心病等疾病,是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微活性成分。植物甾醇天然存在于水果、蔬菜、坚果及其他植物性食品中。
有些人因此推论:
①某人得冠心病是因为他不爱吃水果
②某人不得冠心病是因为他爱吃蔬菜
③吃啥补啥,只要多吃富含植物甾醇的食品就不得冠心病
④缺啥补啥,缺少植物甾醇就多吃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品
上述推论中错误的是:
①②
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③④
某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2)丁企业没有捐赠;(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
由此可以推出:( )。
甲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乙企业进行了捐赠
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丁企业进行了捐赠
小张去年底获得一笔总额不超过5万的奖金,她将其中的60%用来储蓄,剩下的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一年后这笔奖金增值了5%。已知储蓄的奖金增值了3.3%,问购买理财产品的奖金增值了多少?
5.35%
6.45%
7.55%
8.65%
某公司正在开展招聘活动,拟招聘出纳、采购、网管、销售4种岗位,经过层层筛选,从应聘者中挑出甲乙丙丁4人。已知,每人只选择一种岗位应聘,且每种岗位都有其中一人应聘。另外,还知道:
(1)如果丁应聘网管,那么甲应聘采购;
(2)如果乙不应聘出纳,那么甲应聘出纳且丙应聘销售;
(3)如果乙应聘出纳,那么丙应聘销售,丁也应聘出纳。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甲应聘采购岗位
乙应聘网管岗位
丙应聘出纳岗位
丁应聘销售岗位
研究人员比较了过去3.3万年以来生活在欧洲的人的骨骼变化情况,发现从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到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人类两种腿骨的强度持续下降,但与奔跑行走无关的上臂骨强度则保持稳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业开始兴起,人类逐渐向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农业兴起导致现代人的骨骼变轻,但之后两种腿骨的强度几乎没有变化。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机械化和城市化对骨骼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作出结论的假设:
在过去3.3万年间,人类的体重总体变化不大
从3.3万年前至1万年间,人类的生活方式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
机械化和城市化发生在农业兴起之后
人的骨骼变轻会导致其骨骼强度的下降
某公司销售A、B两种商品,其中A为新产品,进货价是B商品的2倍。两类商品的定价都是进货价的125%,但是B商品在实际销售中按定价的七折出售。问A商品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至少应为多少,才能保证销售收入不低于进货成本?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木材为原料,在我国每年仅栽培香菇一项就要砍伐阔叶林1000万立方米以上,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菌林矛盾”。由此我国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终于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综合技术。菌草技术开辟了“菌”与“草”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新领域,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菌草技术:
有助于解决“菌林矛盾”的难题
是我国食药用菌栽培的原创技术
为食药用菌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保护阔叶林资源开辟了新途径
虚假记忆综合症是指一个人的认同和人际关系以一种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这种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但病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它在病人内心是非常逼真的,几乎就是一种“客观现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虚假记忆综合症的是:
甲在被蛇咬过后,看见所有像蛇一样的东西,会感到恐惧
乙参加婚庆不由自主回忆起自己结婚时的情境并感到幸福
丙看到路边可怜的乞丐会勾起痛苦的回忆而产生怜悯之心
丁通过反复洗手来排除内心强烈的肮脏感获得心灵的平静
某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
(2)丁企业没有捐赠;
(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
(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
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
由此可以推出:
甲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乙企业进行了捐赠
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丁企业进行了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