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它是任何经济都难以避免的失业,也是正常的失业。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自然失业的是:
王某在某公司工作的一年中,嫌工资太低,于是辞职
某地发生地震,厂房和设备毁坏了,厂长不舍地遣散了工作多年的人
某企业进行改制,一些文化水平低,年满40岁的女职工下了岗
张某违反公司规定暗箱操作,被发现后公司将其开除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具有( )的功能。
净化空气
过滤尘埃
减小噪音
涵养水源
动机-效率定律是心理学家提出的反映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关系的定律。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水平的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正比例关系,而是形成一种倒U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动机水平在达到一定强度的时候,工作效率最高
在一定范围内,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上升
对学习来说,如果动机过强,会使学习效率降低
某部队的士兵为偶数个,将所有士兵排成长和宽都大于1的实心方阵,发现只有一种排法,且该排法下长和宽都小于100。要使该部队在调入8名新兵之后仍为只有一种排法的实心方阵,问调入后人数最多可能为多少?
104
194
202
9029
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的。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的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逆向思维的是:
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
以某一复杂问题的结果为发散点,尽可能多的把它与别的事物组合成新问题
以某一复杂问题的结果为发散点,推出各种结果的各种原因
将人们通常思考的思路稍加扭转,“歪打正着”
情感广告是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满足的一种广告策略。这种情绪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商品本身,从而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广告语不属于情感广告的是:
某品牌饮料广告语:“××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某品牌啤酒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广告语:“好不好,家乡水。”
某品牌纸尿裤广告语:“宝宝天天好心情,妈妈一定更美丽。”
某品牌润肤露广告语:“为了肌肤柔美润舒,请使用××润肤露。”
表演型人格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是一种以过分情感化和夸张的言行吸引他人注意的人格。具有表演型人格的人易感情用事、自我中心、情绪多变,以致难以与周围人保持正常的社会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与表演型人格无关的是:( )。
小邓喜欢穿奇装异服,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
小王具有表演才能,讲话时手舞足蹈、表情丰富
小刘在人际交往受挫折时,表现出歇斯底里行为
小顾没有几个知心朋友,但他经常说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
据统计,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
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包括:
主动引入物种
海洋生物漂流
旅游
国际贸易的货物吞吐
近日来,由于南方持续降雨,导致很多人工养鱼池被淹。因此,有几位养鱼专家就鲫鱼和鲤鱼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
李强说:只有鲫鱼价格上涨,鲤鱼价格才会上涨;
孙振说:鲫鱼和鲤鱼的价格至少有一种会上涨;
王刚说:只有鲤鱼价格不上涨,鲫鱼价格才不上涨;并且如果鲤鱼价格不上涨,则鲫鱼价格不上涨。
假如事实证明三位专家的预测均为真,则以下哪项必须为真:
鲫鱼价格上涨,鲤鱼价格不上涨
鲫鱼价格不上涨,鲤鱼价格上涨
鲫鱼和鲤鱼的价格都上涨
鲫鱼和鲤鱼的价格都不上涨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一年是1970年。
(2)第三阶段江苏省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49.2万人。
(3)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20万人。
(4)江苏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第五阶段。
1个
2个
3个
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