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吞竞争者
(2)失用户心
(3)涨服务费
(4)打补贴战
(5)成独角兽
4-2-1-5-3
4-5-1-2-3
5-4-2-1-3
4-1-5-3-2
过滤气泡是指以大数据与算法推荐为底层架构,根据用户的使用时间、地区以及浏览习惯生成用户画像,并通过算法技术为其呈现独一无二的界面体验。网络上这种针对个人化搜索而提供筛选后结果的推荐算法,被称为过滤气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过滤气泡的是:
赵先生准备买车,上网看了很多汽车测评类的文章,买完车之后,浏览器上的内容几乎全是汽车类的资讯
李先生经常网购图书,平台特意为他推送购书清单,打造个性化书店,让他在第一时间能得到新书的信息
刘先生经常去某网络贴吧发帖,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些与他有相同爱好的人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进行交流
王先生和张先生分别在各自手机上搜索某公司,王先生的搜索结果多为该公司的招聘信息,张先生的却多为该公司的投资信息
部分英国医生宣称,他们开始对苹果iPad用户类似重复性劳损的病症进行治疗,这类被戏称为“i伤害”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用户的手和点击、触摸屏幕的手指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痛。专家推测:大多数iPad用户左手拿着平板电脑以保持其稳定,右手食指点击屏幕发送邮件或生成文件。这使得他们有患上诸如重复性劳损、腕管综合症以及其他肌腱伤害的风险。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推测的是:
使用iPad的用户患上此类病症的概率比较高
使用其他品牌平板电脑的用户出现了类似病症
未普及iPad的地区此类病症出现的比率极少
使用台式机的用户患上此类病症的概率比较低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2008年出生人口最多的是南京市区。
(2)2008年末泰州市区人口与连云港市区人口相差约2300人。
(3)2008年人口增加最多的是淮安市区,增加2.27万人。
0个
1个
2个
3个
大数据、人工智能脱胎于网络,而又与网络的侧重点不同。网络强调的是设备和主体之间的连接,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是因网络的连接和对世界的数字化而形成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则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进化而成的处理数据的智慧体系。就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世界上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电子商务客户群体、电子金融和社交媒体用户群体等,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大数据规模最大的国家,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应用实践和人工智能衍生产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中国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
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构成情况
人工智能衍生产品的发展基础
在很多手机APP中,都存在过度采集信息的问题,并引起公众疑虑。用户一旦授权APP采集这些信息,最担心的就是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而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绝对的信息安全几乎不可能实现。近来,美国的脸书泄露用户信息事件,以及国内最近的大数据“杀熟”,可谓殷鉴不远。作为最基础的电信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隐私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更是难以估测。
由此可以推出:
必须规范手机APP和电信运营商对隐私信息的采集与使用
个人必须注重信息安全,尽可能少使用手机APP
国内网络用户不要使用脸书,更不要注册
国家和个人必须抵制大数据“杀熟”,规范对大数据的采集与使用
2016年末,A自治区城镇人口为1542.1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1.2%。
2016年末A自治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2.20平方米,比1978年末增长了5.5倍;农村牧区人均居住面积达27.40平方米,比1985年末增长103%。2016年末A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8.48辆、家用电脑62台、移动电话222.21部;农牧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7.29辆、家用电脑23台、移动电话231.53部。
假设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口数与农牧民家庭相同,则2016年末A自治区城镇居民拥有的家用电脑总量约是农村牧区居民的多少倍:
1.6
2.1
2.7
4.3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主要用于满足2020年以后的通信需求,它使用户终端始终处于联网状态,可支持的设备远不止智能手机,而是会扩展到未来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设备。与当今4G网络使用率相比,5G技术提供密集而高效的网络支持,并且在使用限制上也比4G网络大大减少,可以更方便地实现人与物的联通。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5G移动通信技术比4G网速更快
5G移动通信技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5G网络主要用于满足2020年以后的通信需求
5G技术提供密集而高效的网络支持
方某在晚上牵狗散步,狗突然挣脱绳索,奔向童某(3岁),并咬伤童某。当时童某父亲正在用手机给朋友打电话。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方某应当负全部责任
方某和童某父亲都要承担责任
意外事件,方某不需要承担责任
童某父亲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应当负全部责任
2010年末,某公司高收入员工(占20%)收入是一般员工(占80%)的6倍。未来5年实现员工总收入增加1倍,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当一般员工收入增加1.5倍时,则高收入员工收入是一般员工收入的多少倍:
5
4.5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