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某城镇共有6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和6条南北方向的街道,其中有一个湖,街道在此变成一个菱形的环湖大道。现要从城镇的A处送一份加急信件到B处,为节省时间,要选择最短的路线,共有()种不同走法。
35
36
37
38
下列说法中,不能从图示信息中获得支持的是:
Ⅰ.1992-2002年间,北非饥饿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因人口总量的变化而变化
Ⅱ.1992-2002年间,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基本能反映发展中地区的总体概况
Ⅲ.1992-2002年间,发展中地区的饥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亚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Ⅳ.1992-2002年间,东亚地区在改善人民饥饿状况的工作方面最为突出
Ⅰ
Ⅱ和Ⅲ
Ⅰ和Ⅲ
Ⅰ和Ⅳ
在安科莱,以畜牧为生的希马人和以农业为生的伊鲁人共同居住;在亚利桑那,纳瓦霍人以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现在主要以畜牧为主,他们与经营农业的霍皮人为邻;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狩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著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
作者列举这些事实意在说明:
环境迫使人们接受某种生活方式
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不同文化的族群完全有可能和谐相处
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将要_______被海水淹没地区的人口,特别是长江下游河段,或者建造大坝保护地处低洼地区的沿海城市,这些都需要巨大的花费。中国和其他国家面临的挑战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_______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最坏结果的发生,这在未来20年里更加重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转移 阻止
控制 避免
延缓 减少
安置 改变
当中国还处在古典的地方主义文化中时,一方面家乡观念牢固地限制了人口迁徙,另一方面人口迁徙又是自由的。人口的迁徙未必一定会令被迁徙地获得发展,但是,考察人类历史,可以认为:凡是发展了的地区,一定是人口迁徙进入的结果。有西亚人口的迁入,才有了古希腊的辉煌。有欧洲大陆人口的迁入,才有了英伦三岛的崛起。有了潮水般的闯关东,才有了清朝晚期以后东北地区的富饶。地区的繁荣,离不开迁徙而来的人口的创造与建设。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地区间的流动、迁徙人口就是“外来人口”
在中国的古代,人口迁徙是受到限制的
对于迁徙而来的人口,不应该歧视和排斥
没有人口迁入,就不会有地区的发展
西风带原本是条近乎平直的稳定东行的纬向气流,当气流发生波动时,我们把向南凹的部分称为“槽”,向北凸的部分称作“脊”。西风带上“槽”的形成与冷空气的向南移动有关,而“脊”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中纬度地区有暖空气向北发展。当“脊”不断向北发展,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被中高纬度冷空气截断后,将会形成一个闭合的暖中心,称为“阻塞高压”。这种阻塞高压稳定少动,持续时间长,它破坏了西风带环流,有利于波动的形成和发展,即南北向气流的发展,从而给冷空气的南下打开了“通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西风带是如何流动的
冷空气是如何南下的
“阻塞高压”是如何形成的
“槽”和“脊”是如何波动的
复活节岛是位于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在报道中,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常作为一个警世故事,讲述人类肆意采伐棕榈树林,致使肥沃的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岛中食物短缺,文明自此衰落。然而近日有专家提出,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大约公元1200年,岛上居民开始砍伐棕榈树,用于建造木船,运送大型石质雕像
考古发现,当岛上最后的树木(棕榈树)被砍伐之后,仍有大量原住居民生活着,其农业耕作的水平没有下降
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就已经开始,岛屿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
1772年荷兰殖民者开始登陆复活节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奴役,那时岛上的土著人口是4000人,到1875年时仅有200人
一个研究团队25年来,持续跟踪研究了1.1万名成年人,以他们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作为体内水分是否充足的指标,浓度较高代表水分摄取量不足。尽管受试者血液中钠浓度都在135~146毫摩尔/升的正常值内,但高于144毫摩尔/升的人与低于144毫摩尔/升的人相比,衰老风险高50%,早亡风险高20%。团队发表的结论是,水分摄取不足的成年人老得更快、寿命更短。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的是:
水分摄取与成人过快衰老和过早死亡之间的关联属于“高度揣测”
上述研究还缺乏摄取充足水分能推迟衰老、延长寿命的科学证据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人体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高代表水分摄取不足
有规律的运动和维持营养均衡,才是减缓衰老、延长寿命的途径
随着学校消失,村庄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文化脉络的________受到了影响;青少年长期“不在场”,对村庄的________感逐渐增强。特别是在以传统农业文明为指征的村庄文化正在大面积________,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文化的衰亡,对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依次填入下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纲维 疏远 消失
维系 疏离 式微
轴心 隔阂 衰亡
衔接 陌生 凋零
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不知名漆器”,经考证,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功能的天文测量仪器—圭表。“不知名漆器”打开后顺着南北方向摆放,利用其北侧立耳在正午时投下的影子,就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来。这种类型的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经测算,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今安徽阜阳)一带。这架圭表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四个节气日影所在的位置不是用刻度表示,而是暗含在木块和漆器上的一些特殊图案和位置中。
关于这架圭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可指示二十四节气
使用年代不详
适用于特定地理位置
表上标有详细的时间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