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识比赛共10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不答不得分,答错扣1分。小王参加比赛后共得3分,已知小王回答题目超过5题,问小王第一题答错的概率是多少?
人口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长期以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下列关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计划生育于1982年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标志着计划生育不再列为我国基本国策
某企业国庆放假期间,甲、乙和丙三人被安排在10月1号到6号值班。要求每天安排且仅安排1人值班,每人值班2天,且同一人不连续值班2天。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式:
15
24
30
36
反思世界文明史、从来没有一种文明或一个文明体可以长期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自身,长期单边地处于领先地位并保持发展优势。如果一种文明、一个文明体长久地比其他文明、文明体发达,它总会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导致冲突和衰落。在历史长河中,文明在总体上是以文明群、多极文明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正如城市是以城市群的方式、人是以人群或社会的方式发展一样。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其他文明、文明体的利益,保持不同文明、文明体之间的总体均衡,日益成为追求与推进发展的自觉选择。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应意识到:
总体均衡是文明演进的规律
世界文明总体呈现多样性态势
文明以集群方式存在和发展
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是必然趋势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积极参与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各区域进出口额如下:
若中国东北地区继续维持2016-2017年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贸易出口增长率,则中国东北地区与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贸易出口金额首次超过2013年贸易出口金额的年份是:
2020
2021
2022
2023
中医是很多中国人的骄傲,但最近有专家发起的一个“取消中医”的签名运动,认为中医文化上,不主动寻求进步,不属于理性而科学的医学;滥用自然资源;整个中医不仁不义,欺骗患者。”
从这种现象可以推出:
中医功效不容质疑,取消中医只是哗众取宠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不理解、没有信心
虽然中医功效无可质疑,但该言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医目前面临的一些困境
此种言论纯粹是个人偏见,不值得一提
2005-2013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速超过GDP增速的年份有( )个:
3
4
5
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明,2010年11月1日零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382809人相比,增长5.75%。江苏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630233人,占50.38%;女性人口为39029670人,占49.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8下降为101.54。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06817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69779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41750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0168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917人上升为1081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39人上升为1614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372人上升为3867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881人下降为24176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常住人口中15—64岁人口增加了:
9871683人
9057341人
9680873人
6611263人
①经过漫长冬季,茶树养分充分积累,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不需要施农药,芽质比较好
②“明前茶”的声誉,正是来自于它的品质和稀有
③作为茶叶主要品质标准的茶氨基酸含量最高,含苦涩味的茶多酚则相对较低
④在江南茶叶产区,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开始萌芽,清明前可以采摘
⑤清明前江南一带普遍较低的气温又限制了茶树叶芽的数量,使得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产量很少
⑥中国各地农业生产一向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也不例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②⑥④⑤①
⑥④①③⑤②
⑥④②⑤①③
④⑤⑥①③②
实施农村建设行动,要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建设。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下列举措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甲村打造种养结合的田园生态系统
乙村按户分摊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的费用
丙村邀请专业部门帮助制定村庄建设规划
丁村按照城市住宅标准改造全村村民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