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突破1万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金额;整个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有专家据此认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将不断提升。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专家观点的是:
国际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显示,97%的受访外企打算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调研显示,99%的受访在华日企表示,未来3至5年会加大对华投资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市场庞大、供应链发达完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全球跨国投资疲弱,唯有中国吸收外资增长率保持两位数
2019年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996亿元,同比增长68.37%, 环比增长195.63%。其中,发行一般债券3178亿元,同比减少28.33%,环比增长117.08%,发行专项债券5818 亿元,同比增长540.04%,环比增长268.46%;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7170亿元,同比增长127.11%,环比增长332.71%,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1826亿元,同比减少16.47%,环比增长31.75%。
2019年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1.1年,其中新增债券10.4年,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13.4年;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55%,其中新增债券3.52%,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3.65%。
2019年1至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372 亿元,同比增长101.09%。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2858亿元,同比增长23.21%,发行专项债券15514亿元,同比增长322.38%;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21765亿元,同比增长553.80%,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6607亿元,同比减少38.71%。
2019年1至6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9.3年,其中一般债券11.2年,专项债券7.8年;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7%,其中一般债券3.53%,专项债券3.43%。
2019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407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30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7685.08亿元。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0547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18397亿元,专项债务87080亿元。
2018年6月,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约为:
3157亿元
2186亿元
1657亿元
1386亿元
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振兴步伐?王珉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吉林省连续多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了明显增强。请问王书记:这些年吉林省在体制机制方面解决了哪些难题?
王珉: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吉林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投资拉动主战略,全力抓好国企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县域突破、服务业跨越发展和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等重点工作,着力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进行国企改革攻坚。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企业债务包袱重、活力不足,是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症结所在。要加快实现全面振兴,首先要卸掉包袱,轻装前进。
比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老工业基地发展相对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这几年我们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年投资规模由2003年的969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600亿元。去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我省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效益出现下滑,但是由于有了这些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使得我们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再比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老工业基地发展动力不足、机制不活的关键问题,也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我们创业的文化、发展的文化、奋斗的文化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我们开始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培育创业文化,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激发全省人民创业的热情、发展的干劲,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两年来,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金都保持了30%以上增长,发展速度相当快。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在体制转轨的________,积蓄能量的________,快速发展的________,在推进发展________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扎实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此次全国“两会”精神,把吉林的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吉林而言,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有哪些?
王珉: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必胜信心,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对吉林而言,我们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这几年我们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具备了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二是我省应对危机的回旋余地比较大。吉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存在着巨大的产业升级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三是这场危机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国内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为我们招商引资、承接转移乃至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我们有良好的工作基地和组织保障。通过几年振兴发展的实践,目前全省工作思路清晰,上下认识一致,形成了比较好的工作氛围,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这为我们下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为应对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是我们最难得、最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切实把握好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
对影响和制约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因素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国有企业比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效益下滑
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能被4或能被6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65
66
67
68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政府设立的非紧急救助服务,前身是1987年设立的“市长电话”。通过接听市民来电,解答公众咨询,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受理市民提出的诉求、问题、建议等,通过交办妥善解决市民遇到的非紧急类问题。
北京市提出“接诉即办”,即提高对“诉”的重视,加强“办”的力度。2019年1月1日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始将街道(乡镇)管辖权属清晰的群众诉求,直接派给街乡镇。街乡镇迅速回应“接诉即办”,区政府同时接到派单,负责督办。一般性问题7天反馈办理结果。
“接诉即办”推行以来收到很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截至6月底,12345共受理群众来电241万多件,向街乡镇派单41万多件,一批市民集中关心、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机制的推动下,基层探索出24小时值班、群众诉求首接责任、“四微”工作法、新媒体派单、未诉先办等颇具实效的机制。
2019年1月1日以来,12345受理市民来电数百万件。根据12345群众来电诉求的“大数据”,北京市加强规律性研究,梳理形成违法建设、物业管理、群租房等11项专项整治问题清单,由市领导分工负责推动解决。下列对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开展大数据分析和规律性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推动“接诉即办”从“有一办一”“举一反三”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深化
大大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靶向性
推动工作模式转变,从一类诉求打包办,到一个诉求一个诉求精细办
引导各区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有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先行国家的行政重心逐渐向社会福利管理转移,它们的人口基础管理,普遍形成了一种以“人口服务”为主的新体制。这种体制并没有放弃人口的管控,只是这种管控的核心目标是人口服务,基本手段是人口服务,表现形式也是人口服务。它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而不是相反。我国社会转型的人口管理,显然也面临着类似的调整。
以下表述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我国的人口管理应确立人口服务的管理宗旨
人口管控与人口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先行国家的人口管理转型是行政重心转移的结果
人口管理的新体制通过人口服务实现人口管控
中国古代有:“吾日三省吾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身体力行”等思想。这些都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省察克治,勤于实践
慎独自律,遵守道德规范
知行合一,完善道德品质
学思结合,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有一个六面体如下图所示,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其顶面为A,四个侧面分别为B、C、D、E,底面为F。A、B和C上的数字之和为x,A、D、E上的数字之和为y。已知x+y=26,则A面和F面的数字之和为:
9
8
7
6
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4的人口吸烟,此外,中国还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控烟迫在眉睫。然而,一方面吸烟者个人在肉体和精神上对烟草存在依赖;另一方面国家税收也部分依赖于烟草产业。如果一下子消灭烟草,不仅吸烟者会有戒断症状,就连国家和各级地方的经济状况也都会出现“戒断症状”。所以,控烟在我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断:
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对吸烟者如果没有慢慢引导和鼓励戒烟的过程,吸烟者戒烟后有极高概率再次吸烟
从1982年到2012年,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
当前实行全面禁烟执行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李白的《江上吟》末二句云:“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汉水,又名汉江,发源于今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汇入长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哪项最符合李白的观点?
功名富贵能常在,但汉水不应西北流
若功名富贵不常在,则汉水不应西北流
功名富贵不能常在
若汉水能西北流,则功名富贵能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