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爱国”的观念开始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确定与形成。虽然这一时期的“爱国如家”观念主要针对官员,但这一命题本身就含有普遍的意义。到了晋代,“忠贞爱国”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明确把先秦的忠贞思想与“爱国”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爱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近代以来,有人说中国古代只知道忠君,不知道爱国,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出:
在汉代,“爱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爱国”观念是忠贞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在中国古代,爱国是先于且重于忠君的
在汉代和晋代,对官员都有爱国的要求
在某大学文学院的课程改革研讨会上,负责语言学教学的朱老师说,在现代语言学中,文学的思维和知识毫无用武之地,这样就不必要求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对文学基础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语言学专业未来的教学体系中,文学基础课程就应该用其它重要的语言学类基础课程替代。
下列说法如果为真,能质疑朱老师的上述观点的是:
(1)语言学类基础课程难度较大,会导致学生的平均成绩降低。
(2)语言学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学语言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文学思维解读其特点最为贴切。
(3)该学院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大多研究修辞学方向,而修辞学研究需要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
(2)
(3)
(1)(3)
(2)(3)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左右的语言使用者不到一万人,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语言使用者在一千人以下,有的语言使用者只有个位数。语言的_______在于使用,使用人口多寡是决定语言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上述数据表明,人类社会的语言_______形势十分严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义 发展
生命 衰亡
价值 蜕化
功能 演变
2014年早稻播种面积排名前两位的省(自治区),当年早稻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在以下哪个范围?
低于40%
40%~50%
50%~60%
高于60%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先修课。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当汉语拼音从“中国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这把“语言钥匙”也就成了世界的“文化桥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汉语热”方兴未艾
汉语拼音有益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汉语拼音比汉字更受其他国家的欢迎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能从表1、表2获得支持的说法是:
Ⅰ.整个世界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
Ⅱ.传统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Ⅲ.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Ⅰ
Ⅱ
Ⅲ
Ⅰ和Ⅱ
被称为“东方凡高”,其画作在国外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擅长水墨花卉鱼鸟,他的别号是:
八大山人
文山
古心
叠山
中国古代有:“吾日三省吾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身体力行”等思想。这些都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省察克治,勤于实践
慎独自律,遵守道德规范
知行合一,完善道德品质
学思结合,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交流与交锋,人们常常有精神迷失的困惑。如何________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始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何实现精神富有,________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当代文化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抵挡 集聚
抵触 汇集
抵御 汇聚
抵制 积累
民族主义曾经是社会争取统一与独立的现代化力量,而今一旦立国成功,却很容易变成一种保守压迫的力量。几乎没有政治领袖具有这样的见识:将其国民的需要置于国家目标之上,而常常是实现现代化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民族主义具有保守与压迫的本质属性
有远见的政治家会将国民的需要置于重要地位
在现代国家的建立过程中,民族主义起过积极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