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学习电吉他,阿健就当不了乐队主唱;如果他想玩乐器,他会选择学习电吉他;如果他不玩乐器,他就当主唱。
由此可以推出,阿健将:
当主唱
学习电吉他
不学习电吉他
不当主唱
2016年9月21日,全国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全力推进该项工作,以科学有效地“管”促进更大力度地“放”,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创业兴业,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中的“双随机”是指:
随机确定执法检查机构,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
随机确定执法检查机构,随机确定检查时间
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
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检查时间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资料中提到的4个铜材进口来源地中,在我国2006年进口铜材量所占份额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比所占份额最小的国家或地区多:
31.2万吨
27.6个百分点
25.6个百分点
3.3倍
甲县人大代表李某,于2006年当选为该县人大代表,一年后,因私迁入另一个县居住,他应:
享有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到届满
自然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按正常工作调动手续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被终止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2007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由此中国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城镇居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的现象。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980元,同比增长20.8%,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111元,同比增长18.0%,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增长远无低于城镇居民工资的平均水平。
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差为()
697.5元
869元
1039元
528元
按从高到低排序,2006年南京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在表内所列城市中的排名是: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甲、乙二人合伙成立公司,约定每年利润的60%留作公司发展用途,40%按二人投资比例分配。已知公司成立第三年的利润比第二年高300万元,是第一年利润的3倍;甲第二年分配的金额是第三年的一半,且比第一年多20万元。问乙的投资额占比为多少?
40%
50%
60%
75%
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_______,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体现
展现
展示
呈现
2006~2011年六年,江苏税收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用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根据对全国31000个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查,2007年我国农资市场购销两旺,农民实际购买价格上涨12.2%。具体情况如下表:
全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如果2006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农用薄膜的价格都是14.00元/公斤,那么2007年相同季度的农用薄膜价格分别是:
14.81元/公斤和14.87元/公斤
14.74元/公斤和14.81元/公斤
14.88元/公斤和14.94元/公斤
14.87元/公斤和14.94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