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24,16,20,( )
18
24
28
32
1,-5,10,10,40,( )
-35
50
135
280
某园林依中轴线布局,从前到后依次排列着七个庭院,这七个庭院分别以汉字“天”、“地”、“人”、“日”、“月”、“星”、“辰”来命名。已知:
①“天”字庭院不是最前面的庭院。
②“星”字庭院和“辰”字庭院相邻。
③“地”、“人”两庭院间隔的庭院数与“日”、“月”两庭院间隔的庭院数相同。
如果第二个庭院是“辰”字庭院,则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第七个庭院是“天”字庭院
第一个庭院是“星”字庭院
第三个庭院是“地”字庭院
第五个庭院是“日”字庭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是指: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道德建设、社会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线上线下融合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惊艳亮相,电影院陆续恢复营业,夜幕下的大街小巷烟火气渐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护航下,大到城镇,小到街市,均呈现出热闹的复苏景象。更为关键的是,越来越多带有指标意义的数据开始企稳上扬,释放经济回暖信号。下列政策组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循环的是:
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扩大财政支出
降低存贷款准备金率、提高税率
发行数字货币、免征个人所得税
降低存贷款利率、扩大财政支出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册的编绳
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纬(韦)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
中国加入WTO之后至2016年取得了辉煌成就。截至201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达:
10年
15年
16年
20年
2012年,中国对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台湾货物出口额之和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
29%
8%
18%
2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
墨家
道家
儒家
法家
有一个矩形花园,长比宽多30米,现在花园的四周铺以等宽的石路。已知路的面积是800平方米,路的外周长是180 米,问路宽是多少米:
4
5
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