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症”时意外地发现,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基因排列失常或缺失造成的,而且同样的基因失序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生下来就患有“威廉斯综合症”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什么是“威廉斯综合症”
7号染色体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威廉斯综合症”的典型病例
基因失序与天才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其中,出口22096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4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2592亿美元。2012年中国货物进口18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
2006-2011年六年里,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年增长速度的年份有:
3年
4年
5年
6年
2014年4月11日,中国渔政202船、204船、35001船编队执行我国专属经济区护渔巡航任务,中国渔政自2010年开始把对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的护渔巡航纳入常态化。
黄岩岛
钓鱼岛
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官办与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中国最早的股票。1914年,中国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到抗日战争前,上市股票已达百余种。但后来几经挫折,股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
股票的发源地是中国
股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
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作者认为,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
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
制定法规保护专利
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
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
下列音乐作品与创作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蓝色多瑙河》——巴赫
《安魂曲》——莫扎特
《天鹅湖》——柴可夫斯基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下列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忏悔录》——奥古斯丁
《人性论》——萨特
《正义论》——罗尔斯
《理想国》——柏拉图
超级计算,也被称为高性能计算。从算力资源的需求看,高性能计算可以分为尖端超算、通用超算、业务超算和人工智能超算四大类。
2020—2021年,中国超算服务市场累计规模约为多少亿元?
354
328
396
371
2019年,中国IC先进封装市场规模约为多少亿元?
296
279
252
235
索引以及一切检索工具,本质上都是揭示人类知识内在关联的认知方式,而且完全符合人类的认识习惯。我们通过研究索引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获得极大的启示。索引揭示的知识规则,是构建新媒体时代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发现新方案的基础。索引具有三种功能:学术进阶的工具、知识发现的手段和学术评价的标准,传统的检索工具,其实是人类认知思维的外在表现。
索引有两种形态,分别代表了人类的两种认知形式,即知识扩展和模式识别。知识扩展又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单向度的知识扩展模型,就是在同一个文献内部提出某些关键词制成索引,当读者在一个段落中发现其中一个关键词,可以经由索引扩展到本书其他段落、篇章中的同一词,这是个闭合循环的知识扩展模型;其二是开放性的知识扩展,就是读者在书中发现一个关键词,通过综合索引跳转至多种文献中与之相关的关键词,从而不断向外扩展。在这个模型之上,如果把多个知识关联序列进行叠加,我们便掌握了一种新的认知形式,就是模式识别。不是说通过一个已知的关键词去找它在文献中出现的位置,而是根据某些边际条件探索某个关键词集,即获取位于一个相关知识序列中的知识集合。比如说,我们综合利用唐代的士族世系表、科举年表、职官年表,可以探索士族出身的文士通过科举途径入仕和此后的升迁途径中较之寒门子弟有何优势,甚至可以结合士族郡望表进一步细致分析不同地域士族的升降与科举之间的关系。模式识别是学术研究更高级的思维过程。
知识扩展和模式识别都依赖于知识系统的有序性和关联性,由此形成的知识图谱,是有关联的、有序的知识集合。这个知识集合中,所有知识点都在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体系中,不是单个的珠子,而是固定在一串项链上,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定位,知道它跟其他知识之间的关联。
知识图谱正是用以实现模式识别思维功能的方案,它由多个知识本体库和多个知识模型组成,把这些知识模型进行叠加以实现模式识别功能。知识图谱的综合架构有点像生物分子模型,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在它的分子链上找到,而每个分子链跟其他的分子链之间还有一种关联,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它的颜色、大小、方向来定位它到底是哪个具体的知识。我们看单独的知识点,它是海量知识中一个不确定的点,但当我们把不同来源的知识进行拼合的时候,其实它就变成了一个某种七巧板拼成的固定形状,每一个单块都是不可移动的,是互相关联从而互相限定的。那么,以往所有的问题、错误,包括误解,其实都可以在这个体系中再认识。
这种知识管理方案能够让我们把传统媒体中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平滑地移入新媒体中,实现基于规则的方案和基于统计的方案的结合,也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和基于专业领域知识的知识管理方案的完美结合,进而辅助人类更广阔、深入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作者认为检索工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学者需要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工具
学者需要将其作为学术评价的标准
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构建庞大知识体系的基本规则
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揭示知识内在关联的认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