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每个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我设计。但这种应该是相对模糊的,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可生活中偏偏就有人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觉得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设计中的自己相差太多,并因此而痛苦不堪。其实这些人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就是人人都有缺陷。“玉,有点瑕疵才是真的。”
②有一位腿有残疾的私营企业主,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奋斗拼搏,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雕刻家和经营雕刻精品的大老板。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残疾,恐怕会更有成就。”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如果没得小儿麻痹症,我肯定早下地当了农民,哪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残疾的身体。”还有罗斯福和丘吉尔,罗斯福曾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信奉巫神、酗酒成癖的人;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奖,但他也曾经是一个贪睡、贪酒的人,还曾因吸食鸦片两次被赶出办公室。但他们都痛苦地改掉了自己年轻时不良嗜好,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伟大的事业。_______________。
③完美欲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有了它,人类才会永不满足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但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
④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们常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经过若干年或一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终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离目标也就近了一点。【 】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而生出健忘失眠等痛苦,只能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源自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
⑤其实,每个人都有足以让自己确立自信的优于别人的长处。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处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绰约多姿。
⑥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部分,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一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慢慢滚动着向前走去……
⑦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有点缺憾,人生照样精彩。
下列选项中,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人生是不完美和有待修正的,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人生不必追求完美,正视现实最重要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是最不幸福的人
人要学会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进行比较
下列绘画作品取材于历史事件的是:
《蒙娜丽莎》
《但丁小舟》
《苏格拉底之死》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
下列关于近年来我国文艺作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电影《长津湖》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电视剧《山海情》生动讲述了西海固人民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脱贫的故事
《灯火里的中国》是一首以大湾区的海湾港口为背景,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歌曲
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全面抗战爆发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典作品来_______我们偶尔困顿迷茫的精神,用大师的智慧烛照我们前行的步伐,他们的作品有着_______岁月阻隔的力度,唤起我们在这个浮躁时代里重新对人生的追索,从眼前困扰的现实中超脱出来。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观照 消弭
支撑 穿透
唤醒 超越
消除 跨越
关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作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洛神赋图》是吴道子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创作而成
《步辇图》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史实有关
《快雪时晴帖》曾被乾隆皇帝收藏于三希堂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
法院的判决书
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
建筑施工图纸
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
在同学聚会上,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明星、教授和经理。另外,
(1)他们分别毕业于音乐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明星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3)物理系毕业生请教授写了一幅字;
(4)明星和物理系毕业者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5)乙向音乐系毕业者请教过乐理问题;
(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有和丙联系过。
由此可知:
丙是明星,甲毕业于物理系
乙毕业于音乐系
甲毕业于音乐系
中文系毕业者是明星
①此前有一些研究表明,把年轻小鼠的血液注入到老年小鼠体内,可以让老年小鼠返老还童。这给人一种提示,人类可以通过输入年轻人的血液来实现抗御衰老和延长寿命的愿望。尽管这种抗衰老的方式存在伦理问题,但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突破。
②最近又有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抗御衰老的方式可能只是梦想,而非理想。
③2016年11月22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副教授伊琳娜·康博伊的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年轻的血液”并不能成为逆转衰老的“有效药物”,但是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益。
④康博伊等人的研究不同于此前的一些血液交换研究,而是在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之间进行可控制变量的血液交换,也就是只能进行血液交换,不涉及其他物质的交换,例如排除器官共享对换血效果的影响。
⑤康博伊研究小组采用一种新的由计算机控制的血液交换设备,血液交换仅通过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颈静脉上的导管进行,不对两只小鼠做外科手术。用于实验的两只小鼠分别相当于人的20岁和80岁年龄,它们的体重都是30克,相互交换的血液量为150微升。大约在24小时后,随着血液的流动,两只小鼠相互交换的新血液就可以与原来体内的血液充分混合。
⑥5天之后,研究人员再对两只小鼠的生理状况进行细致观察。老年小鼠并不像过去的研究所描述的那样返老还童,而只是伤口愈合,疤痕更小了一些,同时有一小部分肌肉组织确实获得了再生能力,而且这种肌肉改善仅限于尚且年轻的那部分肌肉组织,但已经老化和纤维化的组织并未因为输入了一些年轻血液而获得机能的新生。除了肌肉组织外,输入了年轻血液的老年小鼠的肝脏组织也没有发生年轻化的改变。最明显的是大脑组织中负责记忆能力的海马体,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其中神经元有明显的再生。衡量衰老和年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是否有新的神经元生长,如果有,则记忆功能会改善,反之则记忆会衰退。记忆衰退是一个明显的衰老标志。根据这种情况。研究人员认为,________________。
⑦这项研究还有一个更为惊人的结果:输入了一些老年小鼠血液的年轻小鼠变得机能衰退。本来生机勃勃、身体健康的年轻小鼠在换血之后一下子进入了风烛残年,老态龙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和老年小鼠一样衰老。
⑧为什么康博伊等人的研究没有得出与过去其他研究一致或相似的结果?对此,康博伊的解释是,年轻的血液中并非含有能够逆转衰老的物质,而是年老的血液中含有一些抑制因子,这些抑制因子造成了生物体的机能衰退和老化现象。过去的研究观察到输入年轻血液后,老年小鼠的肌肉和肝脏组织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改善,可能是因为年轻的血液稀释了老年小鼠血液的浓度,使得抑制因子的作用也被削弱了。
⑨不过,康博伊等人的研究也有受质疑之处:一是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交换的血液量可能并不足以改善双方的身体机能;二是交换血液后的时间比较短,还不足以反映出生物体的全面机能;三是康博伊指出的血液中的抑制因子是什么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也并不清楚。因此,只有弄清抑制因子是什么和有什么机能,才能确认输入年轻血液的确不会让人返老还童。
⑩当然,如果能证实抑制因子及其作用,未来想要逆转衰老,就可以通过清除抑制因子的方法来实现,用不着输入年轻血液。
作者赞同下列哪种观点:
换血能让人返老还童
抑制因子是否存在还需进一步证实
康博伊研究小组的结论支持了主流观点
康博伊研究小组的实验存在伦理问题
在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中,最能充分体现传统系统思维特色的就是中医学。中医学一开始就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自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是符合人体生命实质的。西方将人看成是机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开创者拉美特里即明确提出“人是机器”。西医学以原子论、还原论为思维方法,中医学以元气论、整体论为思维方法。在谈到中医的思维方式时,美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卡普也认为:“中医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概念,显然比古典的笛卡尔模式更加接近现代系统方法。”
从科学角度看,中医学虽然不是现代科学,但却是一种传统科学。科学的形态应该是多样的,既有传统科学形态,也有现代科学形态。中医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结构论、形态论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却是一种建立在生成论、功能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中医学不是公理论、原型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应该注意的是,科学的形态不等于科学性,中医学不是现代科学,但不等于中医学不科学。
中医学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保护人,以德为先,治病的同时将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注重人文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将治病与医人融洽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在西方工具理性的科学之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的典型:“气—阴阳—五行”思维及理论工具,迥异于西方科学,为科学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注脚。可以说,中医学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另一个不竭的源泉,丰富了人类思维的宝库,将为未来世界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西方科学家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思维中寻找创造灵感的时候,当中医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的时候,当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中医科学不仅不应_______________、全盘否定,相反,应当积极地发掘其中的优秀成分。
作者撰写此文,其目的在于:
介绍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的科学范式
阐释中医与西医在科学形态上的差别
说明中医比西医更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醒人们正确认识中医学的科学价值
研究显示,睡眠超过八小时的人的皮肤比通宵熬夜的人更加健康。一些金融工作者是通宵熬夜的人,部分体育工作者一直保持着超过八小时的睡眠。张玉是一名体育工作者。
由此可以推出:
多数体育工作者比某些金融工作者的皮肤更健康
某些体育工作者比某些金融工作者的皮肤更健康
某些金融工作者的皮肤比张玉的皮肤更健康
张玉的皮肤比某些金融工作者的皮肤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