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辆小车从相距100米的轨道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从静止状态开始以1米/秒²的加速度均匀加速行驶,到达终点后停下。问以下哪个图能准确描述甲乙各自到达终点前,两车之间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直线距离)?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共生的是:
海葵常固定在寄居蟹的外壳上,当它靠刺细胞防御敌害时,能对寄居蟹起到间接的保护作用。而寄居蟹到处爬行,可使海葵得到更多的食物
廯是皮肤感染霉菌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霉菌主要侵害皮肤、毛发和指(趾)甲,依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头廯、手廯、足癣、甲癣、体癣等
鞭毛虫寄居在白蚁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里,消化纤维供给宿主,宿主则为其提供营养和栖所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桶形仙人掌,它的顶端有不断生产花蜜的“蜜厂”,这些花蜜养活了一些蚂蚁。蚂蚁就尽心尽力地保护仙人掌的种子在自行脱落前不被虫子吃掉
虽然思考偶尔能带来激动人心的发现,但这些发现与发现之间的阶段对思考者的精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思考时,我们没有必要告诉自己正在经历一种令人兴奋的过程,而只要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认真地、理智地并且是自律地进行的,就已足够。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按照人类状况的要求进行思考是思考者的使命
思考者思考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力
思考者思考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令人兴奋的过程
思考者思考问题必须是认真的、理智的,而且是自律的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这些_______的俗语,是中华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亲戚再亲,因为距离的存在,关键时候总是_______、爱莫能助。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白天不见梦里见,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彼此融入、守望相助。
下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口耳相传 顾此失彼
脍炙人口 鞭长莫及
家喻户晓 束手无策
路人皆知 力不从心
一支车队共有20辆大拖车,每辆车的车身长20米,两辆车之间的距离是10米,行进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这支车队需要通过长760米的桥梁(从第一辆车头上桥到最后一辆车尾离开桥面计时),以双列队通过与以单列队通过花费的时间比是:
7∶9
29∶59
3∶5
1∶2
某旅游部门规划一条从甲景点到乙景点的旅游线路,经测试,旅游船从甲到乙顺水匀速行驶需3小时;从乙返回甲逆水匀速行驶需4小时,假设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间的距离为y公里,旅游船在静水中匀速行驶y公里需x小时,则x满足的方程为:
①其背后的机制非常多样,其中一个可能的机制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让生物之间形成比较复杂的相互牵制关系。
②然而,我们已经有许多证据充分表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往往可以保证一个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③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人类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不断加剧。
④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热门研究和实践领域。
⑤从而不会让某类生物一家独大造成失衡,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⑥由于生物圈的复杂性,时至今日,生态学界还没有发现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存在什么简单的定律。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⑥③①②⑤④
⑥①⑤②③④
③④⑥②①⑤
③⑤④⑥②①
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句子,其中与这段文字论述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
①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
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
③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④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①
②
③
④
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数量达3亿,其中69.8%是30岁以下人群。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脱发与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6有关,只要在脱发处涂抹维生素B6就能治愈脱发。调查显示,许多3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对此深信不疑,纷纷采用这种方法试图治愈脱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流行观点:
有专家指出,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并不都是缺乏维生素
有研究表明,B族维生素对治疗由缺铁引起的脱发没有作用
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外用维生素B6治疗脱发并没有明显疗效
患者应通过检查弄清脱发原因,再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新华社2021年10月10日报道,中共中央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纲要》提到,到2025年,实现:
①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
②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
③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
④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①③④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