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超过2亿的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减少了2亿,而且减少的都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据相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随着农民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还在不断下降,农村中剩余的农民对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良种、化肥、农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仅有1/3左右“知道一些”。
如果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这篇文章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适当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一行人和一骑车人都从A向B地前进,行人和骑车人的速度分别是3.6千米/小时、10.8千米/小时,此时道路旁有列火车也由A地向B地疾驶,火车用22秒超越行人,用26秒超越骑车人,这列火车车身长度为多少米:
232
286
308
1029.6
两个数各加2的比为3:2,两个数各减4的比为2:1,问这两个数分别是:
16、10
14、12
16、8
18、10
患得患失∶三三两两
好大喜功∶浑浑噩噩
居安思危∶口口声声
能屈能伸∶兢兢业业
捕风捉影∶茕茕孑立
唐朝诗人王建曾经有诗描写新嫁娘。诗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在诗中,新嫁娘因事先不知道婆婆(“姑”)的饮食喜好,就先请小姑尝一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能够最合理地解释新嫁娘的这一行为:
新嫁娘的饮食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新嫁娘的饮食喜好与小姑的饮食喜好是比较相似的
小姑的饮食喜好与新嫁娘的饮食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小姑的饮食喜好与婆婆的饮食喜好是比较相似的
离开家乡转眼近二十载,立业,成家,每日忙忙碌碌,即使回去,也是行色匆匆,没有机会走街串巷品尝家乡的美食。一把雪里蕻引起我对家乡美食的馋涎,也勾起我许多的乡愁。我怀念家乡的味道,不仅仅是这些美味,还有空气中那夹杂的某种浅浅的腥土味以及混合着的一些青草花香的气息,更有那热情洋溢的七邻八舍的咋呼声。这些平常熟悉的味道,这些以前常被我忽略了的味道,在我离开家乡多年后却给我以某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家乡一切陌生的、熟悉的细节纷至沓来,那些微小的触觉因了怀念都一一被放大了起来,也变得弥足珍贵起来。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关键词是:
乡愁 味道
故乡 记忆
乡村 气息
童年 情结
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意在:
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
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
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两人合计走完两地间路程的1/4时,甲距A地的路程是500米;当两人合计走完两地间路程的3/4时,乙距B地的路程是2400米。若两人的速度始终不变,则当速度较快者走完全程时,速度较慢者距走完全程还剩的路程是:
1350米
1600米
1800米
1950米
三行三列间距相等共有九盏灯,任意亮起其中的三盏组成一个三角形,持续5秒后换另一个三角形。那么如此持续亮,亮完所有的三角形组合至少需要多少秒?
380
390
410
420
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父母不仅要为他提供衣食住行,而且要十分关心他的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情况;但是当一个人已经长大以后再一切依赖父母,他绝不会是个有用的人。
上面这段话意味着:
有用的人从不依赖父母
个人长大后应该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父母无力照顾他们已经长大的孩子
一个人还是在小时候生活比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