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在相遇后继续前行。当甲走完全程的70%时,乙正好走完全程的2/3,此时两人相距220米,问两地相距多少米:
330米
600米
800米
1200米
两人参加竞赛,甲做错了总数的,乙做错了6道题,两人都做错了总数的
,问:两人都做对的题有( )道。
5
6
7
8
清代科举文体中的“策”与“论”实为两种文体,常为人所混淆,甚至误以为殿试及乡会试的“策问”就是“策论”。事实上,自清前期乡会试的孝经论、性理论在乾隆时期被取消后,直到清末科举改制,“论”才重新回到乡会试之中,且因其专试历代史事、清朝掌故,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科举文体,即“中国政治史事论”。作为用以选才的科举文体,“中国政治史事论”固然脱胎于古文的“论”,却与一般的政论、史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它受制于科场程式的束缚,文学色彩略淡,政治意味更浓。这正是中国古代 “文以载道”的理论与以文章考察士子才、学、行的科举制度形成互动影响的典型案例。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
政治史事论科举文体的特点
清代选才规则及选才观念的转变
“文以载道”的理论对科举制度的影响
清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影响
模棱两可,是指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加以否定的一种逻辑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模棱两可的是:
董事长不是说经理要多听群众意见吗?我是群众,可经理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问:“你的丈夫犯了盗窃罪,你知道吗?”答:“还有人比他犯的罪更重呢!”
问:“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答:“今年原材料涨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小张考试作弊,处分还是不处分?我都不赞成,关键是做好小张的思想工作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曾导致不少“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_______”的结果。如果想少出一些这样的事,我们就应该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份_______,在推广新技术、上马新工程之前多一些研究评估,少一些独断专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与愿违 敬畏
事倍功半 谨慎
针锋相对 尊重
南辕北辙 克制
一列队伍沿直线匀速前进,某时刻一传令兵从队尾出发,匀速向队首前进送命令,他到达队首后马上原速返回,当他返回队尾时,队伍行进的距离正好与整列队伍的长度相等。问传令兵从出发到最后到达行走的整个路程是队伍长度的多少倍:
1.5
2
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它的两端连接质量不等的两个小球,用两手挤小球,使弹簧被压缩而静止在桌面上,然后同时放手,在弹簧恢复原长的任意时刻,两小球的:
动能相等
动量大小相等
速度大小相等
加速度大小相等
两个重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棉球,将它们用细线分别挂在两个同样的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比较这两个弹簧秤的读数是:
挂铅球的大
挂棉球的大
两者一样
无法确定
某商场出售甲、乙两种不同价格的笔记本电脑,其中甲电脑连续两次提价10%,乙电脑连续两次降价10%,最后两种电脑均以9801元售出各一台,与价格不升不降比较,则商场盈亏情况是( )。
不赚不亏
少赚598元
多赚980.1元
多赚490.05元
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问甲、乙所走的路程之比是多少:
5:6
1:1
6:5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