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活动中,警方救获一名男孩,为了确定他的家乡,警方进行了调查:
知情人士A说,他可能是四川人,也可能是贵州人;
知情人士B说,他不可能是四川人;
知情人士C说,他肯定是四川人;
知情人士D说,他不是贵州人。
警方确定,只有一个人的话不可信。
根据以上信息,警方可以确定这名男孩的家乡是:
四川
贵州
可能是四川,也可能是贵州
无法判断
关于“起床”,有人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让四肢苏醒。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启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这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我们很多人,担心叫不醒别人,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大噪音来叫别人起床。比如一直对着对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罢休;或者一直摇晃对方的身体,摇到对方起来为止。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人极糟的影响。
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如果在此时被“粗暴”地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小则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被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觉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
如果希望你的亲朋好友安全地醒来,一定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你可以用一些舒缓的乐曲叫人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声等也不错。
关于人的睡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睡眠时人的梦境由潜意识来形成
人在睡眠时应减少接收外界信号
睡着时人的神经系统依然很活跃
睡眠由意识和潜意识来共同管理
二人转∶东北
晋剧∶安徽
梆子∶山东
豫剧∶河南
秦腔∶湖北
某班有50位同学参加期末考试,结果英文不及格的有15人,数学不及格的有19人,英文和数学都及格的有21人。那么英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有几人:
4
5
13
17
某校有58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已知将参赛人任意分成四组,则必有一组的女生多于3人,又知参赛者中任意14人中必有男生,则参赛男生的人数为:
45
46
47
48
“互联网+”下的“荷尔蒙经济”,烧旺了网络直播产业。与土豪粉丝一掷千金、千金买笑相伴的,是丑小鸭变天鹅、一夜暴富的传说,让美女、靓仔、资本都趋之若鹜,但也应该在法律法规与道德伦理容许的范围内。度没把握好,问题就来了。网络直播从最初的“主要看气质”到今天的主要拼胆量,以“直播造人”为标志,“无聊经济”“荷尔蒙经济”有低俗化、无耻化风险,受到公众诟病乃至法律惩戒是必然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网络直播面临的困局
网络直播盛行的原因
网络直播要自律更要他律
网络直播的社会影响
法律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唐代在总结前代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永徽律疏》的完成标志着封建立法达到最高水平,成为中华法系法律制度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亚洲其他封建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无法推出的是:
《法经》的内容为唐代的立法所继承和发展
《法经》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
《永徽律疏》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成熟之作,因此研究中华法系必须研读该法律
《唐律疏议》代表了中国封建立法的最高水平,并对明清法律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于人的大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更适合学数学
成人也能够长出新的脑细胞
昏迷其实是一种深度睡眠
有人是左脑型性格,有人是右脑型性格
桌子上的蛋糕不知被谁吃了,以下是屋内四个人的回答。
甲说:“是乙吃的。”
乙说:“是丁吃的。”
丙说:“我没吃。”
丁说:“乙在撒谎。”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由此可以判断:
甲说了真话,是乙吃的
乙说了真话,是丁吃的
丙说了真话,是甲吃的
丁说了真话,是丙吃的
某高校组织200名学生植树198棵,其中有一人植1棵,其余的199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每人植3棵,乙组每两人植1棵。那么,甲乙两组各有多少名学生?
49,140
39,160
29,170
1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