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1)这样多的读者哪一个是先看批评家的文章,然后再让批评家牵着鼻子走,________地去读原著呢?我看是绝无仅有的。
(2)30年前,国际形势________,国内改革________,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
照本宣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按图索骥 风起云涌 风云变幻
照本宣科 风起云涌 风云变幻
按图索骥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建一段长为2100千米的公路,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50千米,甲队先单独修3天,余下的路程与乙队合修6天完成,则乙队每天所修公路的长度是:
135千米
140千米
160千米
170千米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
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清政府的司法裁判权受到破坏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军这一行为依据是《辛丑条约》
魏开国君主魏文侯和部下约好了去打猎,临近出发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起身要去赴约,近臣劝说,天已下雨,您就别去吧。文侯答,我和部下约好的事,不能爽约。《战国策》点评道:“魏于是乎始强”。守信的魏文侯,后来也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此事及《战国策》点评体现的哲理是:
魏文侯信守承诺是他成为战国第一位霸主的原因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
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随人的意志转移
承认因果联系客观普遍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
法国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保持必定的距离!”这也深入地影响了他和智囊、参谋们的关联。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家参谋部等顾问和军师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首领,他不允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戴高乐这种用人智慧是成功地运用了:
木桶理论
青蛙现象
刺猬法则
鲶鱼效应
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眼中的世界分门别类,并用固有的认知打上标签。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认知________,但也将我们的思维框定到已有的版图中,周边世界千变万化,而我们却在熟悉的境地里________、停滞不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层次 泥足深陷
水平 闭门造车
效率 固步自封
能力 一意孤行
我并不想美化网络文学,但认为,如果要理解网络文学,必须先破除一个误区:所谓欲望,就一定是低级欲望;所谓匮乏,就一定是无聊的匮乏。有些欲望和匮乏不仅是正当的,甚至是高尚的——有弱肉强食的现实法则不能包容的欲望,有小康社会的平庸生活不能满足的匮乏。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人们:
网络文学是不值得提倡的
人们应消除对网络文学存在的误解
网络文学虽然表达一些低级欲望和无聊匮乏,但我们要给予包容
人们呼唤网络文学以满足低级欲望和无聊的匮乏
某地突发森林火灾,现有甲、乙两支消防队离火灾发生地距离相同,但路况不同,假设两支队伍接到命令后同时出发,并且按照一定速度匀速赶往火灾现场参与救援。已知当甲消防队走了路程时,乙消防队走了9公里,当乙消防队走了
路程时,甲消防队走了16公里,问甲消防队到达目的地时,乙消防队距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公里?
9
12
27
36
清朝乾隆年间,河南巡抚叶存仁为官数十载,美誉有加。准备告老还乡之时,原下属新任巡抚牛某前来送行。寒暄礼毕,牛巡抚道:“请大人留于此地,属下愿供奉于你!”叶存仁道:“承蒙美意,汝年轻有为,任重道远,在此虽好,只恐拖累你,我欲归园田居,颐养天年。”牛巡抚苦留不住,自怀中取出银票,以表栽培之恩。叶存仁亦决然推拒。
下列关于从政修身的名言,与这段文字内容无关的是: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
君子所贵者在守道,不在求荣
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资源紧缺愈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人均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虽然我国粮食连续第10年实现增产,但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富裕,全国还有近一亿农村扶贫对象、两千多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众多的困难群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
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节俭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能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