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H、J四个人是大学同学,他们都参加了研究生考试,但最后只有一个人考上了研究生。而其余三人分别成了作曲家、高中老师和公务员。在研究生考试复习期间,有一天他们坐在一起预测大家将来的生活,F说:G肯定不会成为作曲家;G说:H肯定可以考上研究生;H说:J不会成为公务员;J预测他自己将来会娶一名外国妻子。可是他们的预测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且预测正确的那个人考上了研究生。
据此可以推断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J并未娶外国人为妻
F考上了研究生
G成了高中老师
H成了公务员
以下机构按照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乡村振兴局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④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
①②④③
②③④①
③②①④
③④②①
现代企业不仅是物质生产者,也是文化观念的创造者;企业既生产自身,也创造人格;既创造满足市场需要的商品,也塑造企业文化人。观念创新的文化逻辑客观上要求现代企业要以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模式,创造新的企业发展模式,这是企业文化境界的呈现。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呈现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模式
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揭示企业文化境界生成的逻辑
阐明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
优秀的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因此,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的高校无法培育出优秀的大学生。
以下选项的逻辑推理结构与题干最为相似的是( )。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此,脱离实际的教育是空洞的,更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制度设计和资金支持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缺一不可。因此,即使有着合理的制度设计,要建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资金支持仍然不可或缺
城市空间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土地价值上,还体现在内部的人群、设施和建筑上。因此,不能仅靠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来推升城市空间资源价值
互联网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又为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新难题。因此,片面强调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可取
某单位欲将甲、乙、丙、丁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不同的岗位实习,若每个岗位至少分到1名大学生,且甲、乙两人被分在不同岗位,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 )
30种
36种
60种
72种
一项调查显示,53%的被调查者赞成大学生当月嫂,但是,当问到自己家里是否会请大学生月嫂时,却有近60%的人表示“不会”。
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够合理地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在选择“会请大学生当月嫂”的人中,只有25%的人想让大学生从事家务劳动
调查中有52%的人表示只愿意付给大学生月嫂2000到3000元的左右的月薪
在不赞成大学生当月嫂的人中,有40%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
赞成大学生当月嫂的人中,有59%的人认为做家政工作对大学生自身有益,只有41%的人认为大学生月嫂能提供更好的家政服务
片面强调“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取向,使得理想、信念教育难以入脑入心。大学内外把大学歪曲成名利场,这种认识对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误解和挤压。对此,高校要重建大学精神,整顿学风、校风。更重要的是从小学、中学就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偏向,培养有正确追求、人格健全的新人。
最符合这段话主旨的一项是:
为了爹娘,为了自己,拼了
目标清华当仁不让,理想北大美梦成真
教育改变命运,草根子弟翻身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发生在汉武帝时期
此处的“百家”包括“士、农、工、商”等行业
此处的“儒术”指糅合了阴阳家、道家的儒学
董仲舒是这一思想的倡议者
甲、乙两企业合作完成某订单需要x天。如果甲企业产能增加50%而乙企业不变,可提前2天完成;如果乙企业产能增加300%而甲企业不变,可提前4天完成。问x的值是:
6
8
10
12
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年轻一代并非_____,我们_____一批脚踏实地的有志者,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圆自己创业兴业的奋斗梦。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重水复难跨越 预见
一衣带水难沟通 喜闻
志不同不相为谋 喜见
隔山隔水隔肚皮 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