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的精密测量与相对论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感受到万物相通的奥妙。根据广义相对论,地面(或任何星球)上的两点之间,如果高度不同,时间流逝速度就会有所不同,高处略快。地面上每米的高度差,时间流逝差异大约为。这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就能推测两点的高度差。这进一步表明,原子钟在测地学、水文学里都会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只要用原子钟精确测量两点的时间流逝的差异
只要明确时间的精密测量与相对论的密切关系
只要能掌握原子钟碰撞频移的规律和基本参数
只要能够运用自然界万物相通的法则举一反三
目前上班每天8小时,中间吃一顿饭,因为这顿饭至少浪费一小时时间,得不偿失。如果吃两顿,上午10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两头吃饭时间都宽裕,对身体也好,符合早吃饱、晚吃早的养生理念。每天6小时上班效率高,精力集中,不间断就不浪费时间,晚上还能拉动社会消费,第二天晚起会儿也无碍。
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
吃三顿饭弊大于利
吃饭是民生头等事
吃饭要讲时间成本
吃两顿饭好处多多
货车早上8:00出发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驶往40公里外的货场装运货物,装运结束后以去时的速度匀速返回,并于中午12:00到达,则货车装运货物的时间是其在路上行驶时间的多少倍?
1
1.4
1.5
1.8
一辆动车组列车和一辆快速列车相向而行,动车组列车的车长是260米,快速列车的车长是455米。坐在动车组列车上的人看快速列车驶过的时间是7秒,那么坐在快速列车上的人看动车组列车驶过的时间是:
3秒
4秒
5秒
6秒
光可分为可见光段和不可见光段两大类,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60纳米,其中380~500纳米范围的光,我们的视网膜感知为蓝色,称之为“蓝光”。蓝光是自然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的人造蓝光来源则包括荧光灯(日光灯和节能灯)、发光二极管(LED灯)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蓝光对视网膜敏感性最高、穿透力最强,对视网膜可造成光化学损害,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损伤。一般情况下,如果要对视网膜细胞产生危害,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波长在450~500纳米的蓝光;超过1500勒克斯的照度;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而我们平常使用的电子屏幕一般是波长在460~470纳米的蓝光,可电子屏幕最大亮度也不会超过600勒克斯,更别提3小时不闭眼直视了。
相比于蓝光是否损害视力,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视网膜中的光敏感神经节细胞对蓝光最为敏感,而它与昼夜节律的调控中枢——视交叉上核相连。因此,蓝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比其他颜色的光都强。在白天,蓝光照射有利于提振精神。一项研究表明,早上接受1小时低强度蓝光照射能够加快反应速度,提神效果超过喝两杯咖啡。但在晚上,蓝光会延迟生物钟,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很多人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会不会影响睡眠呢?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手机光照对褪黑激素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只有当蓝光照度足够高时才会影响褪黑激素水平:对于成年人来说,影响褪黑激素分泌的最低光照强度是85勒克斯,对于青少年则是71勒克斯。这大约等同于一个平板电脑的光照强度,手机光照没那么强。但该研究还发现,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低照度蓝光下,褪黑激素分泌也会被抑制。有趣的是,亮度更高的电视屏幕似乎并不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看电视时一般距离屏幕较远,视网膜接受的蓝光的量并不多。虽然手机屏幕亮度很低,但它距离眼睛很近,因此它对褪黑激素分泌的影响是难以忽略的。
此外,蓝光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影响不同。光通过晶状体进入视网膜,晶状体对蓝光有一定过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眼睛的晶状体会自然变黄,吸收更多蓝光,从而导致蓝光透过率下降。儿童的晶状体澄清透明,蓝光透过率很高。因此,蓝光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大量研究表明,过多使用电子设备会对儿童的视力和睡眠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这或许不能片面地归咎于蓝光,但限制儿童面对屏幕的时间显然很有必要。
以下哪项发出的蓝光最可能短时间内对人体昼夜节律产生较大影响?
儿童智能手表
电子阅读器
家用节能灯
超高亮度LED灯
下列节气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时间最接近的是:
谷雨
冬至
清明
霜降
民生问题的发生源自人的正常需要难以被满足,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在给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这些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都是特定的,是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如果条件不具备,人们的民生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民生问题在给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就难以得到解决。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民生问题的发生源自人的正当需要难以被满足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
民生问题的解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民生问题需要特定的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来解决
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收集的证据显示,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
通过这段文字可看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
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的偏好和购买“要求”
垃圾食品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健康
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平台来开展。人际传播是指举办论坛、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实现人和人之间的传播。新媒体集合了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两者的优点,兼具广泛性和精准性,既可以同时面对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的受众,也可以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一对一的交流。受众既是传播的目标对象,也是传播的主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二次乃至多次再传播。
根据上述文字,对“新媒体”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新媒体是建立在大众传媒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基础之上的
新媒体的受众已从传播的目标对象转变为传播的主体
新媒体有助于我们实现二次乃至多次再次传播
新媒体的双向互动性体现了它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和优势
在微信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里明确写着:“腾讯保留因业务发展需要,单方面对本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服务内容在任何时候不经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变更、暂停、限制、终止或撤销腾讯微信服务的权利,用户需承担此风险。”这意味着,哪天腾讯突然关闭微信了,他无需负担任何责任。在免费时代,真正的减免只是“价格”。作为交换,仍需付出其他“代价”,可能是安全,也可能是隐私。爱因斯坦曾说过:“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即使如此,或许已没有回头路。
下列俗语中,与这段文字主旨相符的是:
丢下西瓜捡芝麻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苍蝇不叮无缝蛋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