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的雾霾,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各种来源污染排放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过程的产物,这里既有一次排放,还有二次化学转化和物理过程。从南到北情况十分复杂,当下的普遍情况既不同于当年伦敦的情况,也不同于洛杉矶的情况。曾有学者讲北京的情况属于“伦敦型”和“洛杉矶型”的复合型,实际上事情绝非是一个“复合型”可以概括。还让人担心的是:眼下从上到下,各省各地都认为燃煤是问题的根子,似乎实现城市燃气化以后,问题就可以大大解决了,其实我们的一次排放物或者说二次过程的产生物质绝不只是一个二氧化硫,或者说再加上一个氮氧化合物那么简单。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
雾霾形成的主要特点
雾霾类型具有多样性
雾霾危害具有普遍性
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某国运动员包揽了前四名,他们佩戴的参赛号码很有趣:运动员甲的号码加4,乙的号码减4,丙的号码乘4,丁的号码除以8,所得的数字都一样。这四个号码中有1个三位数号码,2个两位数号码,1个一位数号码,且其中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的名次也与自己的号码相同。那么其中三位数的号码为:
120
128
256
512
老虎属猫科动物,是亚洲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老虎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最大号的爪子,集速度、力量、敏捷于一身,前肢一次挥击力量可达1000公斤,爪刺入深度达11厘米,擅长跳跃,一次跳跃的最长距离可达6米,且擅长捕食。
由此,可以推出:
最凶猛的老虎也是最凶猛的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都擅长捕食
有些猫科动物不是食肉动物
擅长跳跃的动物有些是猫科动物
如图,将正方形边长三等分后可得9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把中间的小正方形去掉,对剩下的8个小正方形,均按上面方法操作。问:对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如此操作三次后所剩白色区域的面积是多少?
“市民杨女士去茶馆打牌后遗落5000元现金,服务员帮忙收起来并归还,杨女士因此拿出了200元表示感谢,没想到服务员收下了。事后杨女士认为服务员这种行为不对,打电话给报社希望曝光。这样的‘客气’与‘不客气’,你怎么看?”海南《南国都市报》12日在微博上发布的这一调查引发了网友关注。在超过3.7万次转发与过万次评论中,绝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在失主主动的情况下,收取酬谢这一行为是正确的。
网友之所以一边倒地支持收取酬金的行为,一方面是基于我们所面临的道德现状。虽然近来涌现出不少道德模范人物,但道德滑坡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好人难做”的语境下,拾金不昧已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苛求拾金不昧的成立,况且还是失主的主动行为,在法律上这是一种赠与行为。也就是说,服务员收下酬金,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合法。
……。时光倒退几十年,“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社会共识,倘若有人拾金不昧要求收取酬金,必然遭到社会舆论的批判。再往后,人们对“做好事不求回报”这个命题产生了动摇,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响起。而至今日,绝大多数人认可收取酬金,包括在法律层面鼓励有偿做好事——我个人认为,这种观念上的变化不仅是从当下社会道德严重滑坡中得到的一种教训,事实上也是一种理性和常识的回归。
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利己的一面,而人又是可以改良和引导的,正是因为人是可以改良和引导的。正是因为人是不完美的,所以才需要有道德约束,才需要制度上的激励和社会舆论的反馈,甚至包括利益上的奖惩,来激发人性向善的一面,抑制向恶的一面。如果我们先假定人性是完美无瑕的,道德只是一种本能,不应附带任何条件,那么很容易陷入一种“道德原教旨主义”,即把道德绝对化、空洞化,认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是,怎么来解决道德本身的问题呢?
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推动社会前行的一种正能量,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个体某一次的拾金不昧更有价值。因为人人都可能是一个行善者,也可能是被助者,只有在这种相互宽容和理解的社会氛围中,道德的成长才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做好事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某种意义上,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比个体某一次的拾金不昧更有价值,是因为:
人人都可以成为善行的呵护者
人人都可能需要帮助并成为帮助他人的人
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比拾金不昧更容易做到
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某村共有土地800亩,平均分给500个农民,则每个农民可分得土地( )亩。
1.2
1.6
2
2.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关于本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是党在历史上形成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②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③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④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今天是本月的1日同时也是星期一,且今年某月的1日又是星期一。问这两个1日之间最多相隔几个月:
6
7
9
11
年终某单位评优,拟从所属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个部门中推选出12名候选人。要求:
(1)甲、乙、丁、辛4部门人数较少,4部门合计推选出2名候选人;
(2)没有合适人选的部门不必勉强推荐,有合适人选的部门至多可以推选出4名候选人;
(3)若甲、丙两部门至少有1个部门推选出候选人,则戊、己、庚3部门至多有1个部门可推选出候选人。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下列哪项中的两个部门均推选出了候选人?( )
戊和己
庚和辛
乙和丙
戊和丁
在同一城市,不同片区的居民收到的天气预报往往不一样,且每隔数小时都会更新一次。这种天气预报法属于:
定性预报法
网格化预报法
定点预报法
描述性预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