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王干随笔选》“帮腔”者有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王氏以短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王蒙叙事,素有讲究。这段“忆旧”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言之凿凿。寥寥数十字中,五六个人抱团纠结,互为策应,大有深意存焉。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新时期以来,言路广开,催生出文坛无数“对话录”。只是泥沙俱下,多数讨人厌烦,有的一味偏激,只顾凸显个性,有的插科打诨,止于相互调情。而对话之应有货色,诸如问题探讨、理念交锋、志趣对决等,则几近于无。有此前因,“二王”对话出笼之际,众人并不看好,即使闪耀出“王干干王蒙,王蒙蒙王干”的亮点,仍被误为二人心领神会的噱头。乃至读对话,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点雾去山明,人们方明白何谓铜与金,何谓骡子与马不一般。
打出道算起,王干舞文弄墨近30余载。虽童颜依旧,但已脱尽生涩。就说这本《随笔选》,文字活泼如蝴蝶,气韵爽然如晨光,道行深幽如潭水,格局早已逸出小文坛,放眼大文化。如将他归类于杂家,并无不当,其品相、质地,皆纯正可靠,不乏“高人”端倪。一位成天读书的朋友,摇头晃脑向我鼓吹此书。他的意见是,假如你手头不空,就先干正事;如果你闲着也是闲着,就不妨翻翻,多数篇什,是会叫人开卷释怀的。
前几日上街买书,老板温文尔雅,喜欢阅读,尤爱随笔类,将一段句子背给我听:“随笔的功夫不在笔头上,而在人身上。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缺乏幽默感不能自我解嘲自我反思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配写随笔,一个光知道掉书袋的人与随笔无缘。”此乃王干随笔生涯之心得,写在书尾“后记”里。老板背完,含笑相问:“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很有见地?”
我替王干高兴,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前者言而无信,常常被人识破;后者借助切磋,可直接让读者掏出钱来,抱书回家。“名人为你助兴,固然雅致;生人替你卖书,才算实惠。老弟,你就偷着乐吧!”
与文意不一致的是:
营销人士推崇就能拥有市场使得个人对好书的鼓吹成多余
新时期文坛“对话录”多数讨人嫌
“王干干王蒙,王蒙蒙王干”意味着有人认为《王干随笔选》不值得期待
随笔要幽默有趣味,有思想光辉,王干因此受到名人的吹捧和市场追捧
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下列对这篇文章层次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③/④—⑥/⑦—⑩
①/②—④/⑤—⑥/⑦—⑩
①—②/③—⑤/⑥—⑩
①—④/⑤—⑥/⑦—⑨/⑩
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文章提到证明地球为球形的过程,意在强调:
有时需要经过一个世纪的等待才能修正旧理论
“地球是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很接近真理
失之毫厘的数据可能带来大为不同的结论
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旧理论能够解释的事实
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填入文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千真万确
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
言之有理
①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使用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亦如以往所有关于汉语命运的讨论,总是要有一个“替罪羊”被推出来,在许多受访者口中,这次轮到了网络语言。
②网络带给传统语言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大大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效率,把每位网民都推向了______的广场,使面向公共空间说话,从少数精英的特权变成了人人可享的服务,网络大大加速了语言发展和演变,激发了全民的语言热情。然而,全民进入网络空间,难免______;来得太快,难免让人不适应,自然也带来焦虑。这种焦虑是全方位的,伦理的(如隐私),经济的(如虚拟货币),文化的,自然也少不了语言本身的。
③语言规划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塑造什么样的语言样态,也就培育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古诗词和复杂灵动的修辞有其恒久的价值与魅力,但不要忘记,在唐诗宋词滥觞的岁月,它们也是因适应当时的文人语言生活才获得发展的。回到今天,不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很难要求话语里也三句一成语,五句一典故,而恰恰相反,不同于直接生硬的引用,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恒久魅力的经典语言文化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经典咏流传》把古诗词唱出来,新造成语用四字格描述今人情绪,《中华新韵》让古体诗用普通话读着也有味道,突然爆火的夸夸群更让灵动的修辞炫出了天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模因理论告诉我们,经典的文化元素会在每个时代流行,其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语言生活依然在有序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很好地适应着语言生活。
④因此可以说,社会的语言能力并没有退化,而要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语言能力,则有赖于建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有效的引导,而非强制的教育,没有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没有语言能力的提升,很多当代作家回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大学时获得了巨大发展,不因种种课程,纯是向家人、恋人、好友大量写信锻炼了语言的风格和魅力。我国的应试文化和教育现状让青少年很少有机会自由地使用语言,表情达意,言说心声。恰恰是网络空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语言生活规划者需要做的就是鼓励更多优秀的语言作品产出,压制极少数低俗恶俗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把最大的自由空间还给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去激发语言创造的热情。
⑤另外,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建议青年训练自己的语言,这实在是可喜的现象,证明全社会的语言意识正在觉醒,意识到语言和语言生活是需要规划,需要建设的。相信人人努力,营造自由开放,又有引导的语言生活,就可以既做心口一致的君子,也做美言美语的贤人。
填入第②段中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声鼎沸 参差不齐
熙熙攘攘 泥沙俱下
热闹非凡 破绽百出
众说纷纭 人云亦云
体验式采访是指直接投入到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体验生活,以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素材,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认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体验式采访的是:
某报社要求年轻记者沉入生活,了解基层,以改变写官话、说套话的文风
某作家为了解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深入到工厂中,写出报告文学《包身工》
某记者为了解传销组织的真面目,打入到传销组织内部,揭示传销组织的骗局
某电视台推出专栏《体验三百六十行》,派记者体验各职业一周并进行系列报道
替《王干随笔选》“帮腔”者有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王氏以短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王蒙叙事,素有讲究。这段“忆旧”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言之凿凿。寥寥数十字中,五六个人抱团纠结,互为策应,大有深意存焉。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新时期以来,言路广开,催生出文坛无数“对话录”。只是泥沙俱下,多数讨人厌烦,有的一味偏激,只顾凸显个性,有的插科打诨,止于相互调情。而对话之应有货色,诸如问题探讨、理念交锋、志趣对决等,则几近于无。有此前因,“二王”对话出笼之际,众人并不看好,即使闪耀出“王干干王蒙,王蒙蒙王干”的亮点,仍被误为二人心领神会的噱头。乃至读对话,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点雾去山明,人们方明白何谓铜与金,何谓骡子与马不一般。
打出道算起,王干舞文弄墨近30余载。虽童颜依旧,但已脱尽生涩。就说这本《随笔选》,文字活泼如蝴蝶,气韵爽然如晨光,道行深幽如潭水,格局早已逸出小文坛,放眼大文化。如将他归类于杂家,并无不当,其品相、质地,皆纯正可靠,不乏“高人”端倪。一位成天读书的朋友,摇头晃脑向我鼓吹此书。他的意见是,假如你手头不空,就先干正事;如果你闲着也是闲着,就不妨翻翻,多数篇什,是会叫人开卷释怀的。
前几日上街买书,老板温文尔雅,喜欢阅读,尤爱随笔类,将一段句子背给我听:“随笔的功夫不在笔头上,而在人身上。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缺乏幽默感不能自我解嘲自我反思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配写随笔,一个光知道掉书袋的人与随笔无缘。”此乃王干随笔生涯之心得,写在书尾“后记”里。老板背完,含笑相问:“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很有见地?”
我替王干高兴,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前者言而无信,常常被人识破;后者借助切磋,可直接让读者掏出钱来,抱书回家。“名人为你助兴,固然雅致;生人替你卖书,才算实惠。老弟,你就偷着乐吧!”
作者对《王干随笔选》的直接评价是:
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
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有见地
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点雾去山明
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公理”引不起科学家的兴趣,因为:
它们已被充分证实过了
它们已被一般人所掌握
它们不能推动科学进步
它们不是科学前沿问题
①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是提出理论,并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如果假设通过了检验,该理论就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确证,如果假设被实验证伪,这个理论就得做出某种程度的改变,或者被一个新理论所取代。
②科学中有很多理论已经被充分证实并被确认过无数次,它们被称为“公理”。我们不大可能在某一天发现,血液不是循环的,或者地球并没有在环日轨道上。
③这些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并不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假说,它们也不是科学家们的兴趣关注点,因为它们已经是确定无疑的。科学家只对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感兴趣。
④科学家们总是更强调未知的事物而非已知事物。为了推进知识的进步,科学家们必须一直身处已知的前沿。当然,这里是很多事情都不确定的地方,但科学进步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的,即试图在已知的前沿减少不确定性。
⑤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当科学家通过观察法证伪一个理论或用一个新理论代替旧理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理论的事实全都扔到一边。
⑥相反,新理论应该能够解释所有旧理论能解释的事实,还能够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事实。
⑦科普作家在一篇题为《错误的相对性》的文章中谈到我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是如何完善的。
⑧他首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地球是平的”这一古老信念是愚蠢的,在平原上(大部分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平原),地球看上去相当平坦。应该试着对不同的理论进行定量的比较,看结果会告诉我们什么。
⑨“地平理论”说每公里的曲率为0。现在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很接近真理。
⑩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一个世纪,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埃拉托塞尼斯指出,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根据影子长度不同,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英里,那么这个球体曲率是0.000126度/英里。这个数值非常接近0。
这从0到0.000126的差别解释了为何我们用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放弃“地球是平的”这一观念,并转而相信地球是球状的。
根据文意,判断一个新理论能否成立关键要看:
其能否减少相关问题的不确定性
其能否证实某些未知事物的属性
其能否解决已有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
其提出的假设能否通过实验的检验
文学较之哲学,除了共通的社会批判功能以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情。它有一种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有美好的欣赏性,这就是文学的美感。将好的文学作品成功地拍成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在近代文艺作品中,《简·爱》和《音乐之声》就是充分展示文学美感的作品,一往情深地讴歌了生活的美和人类道德的伟大。
但是,欧美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后,已经很难奉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了,正像音乐领域已经很难再出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已经向简单化刺激方向蜕化。当年爱凑热闹的美国人组成拥有数十个分指挥的万人乐队来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且还盛情邀请作者本人赴美指挥。结果施特劳斯一曲指挥下来便逃之夭夭,因为那隆隆的击鼓声有如炮击,那管乐齐奏也有汽笛齐鸣的味道,美感被破坏殆尽,而那些所谓的音乐人却在那里喜形于色。由此可见,经典作品在“杯水主义”和“快餐文化”时兴的氛围里,其美感很多都要被附庸风雅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囫囵吞枣所销蚀。
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生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走过,没有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受世界流行风的影响,又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今的中国文学也甚缺那种值得咀嚼的作品,而欣赏群也有点“顾不上”美感的仓促。缺乏哲学素养也许是文学美感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文学评论类作品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文学作品是深沉还是浅薄,生活积累是客观条件,哲学素养则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现代文学中每每出现的诸如“终极关怀”“话语结构”等令人费解的新鲜辞令,其实都是作者思维概括力和阐发力不足而生出的“怪胎”;只有深入浅出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靠“造词”来吓唬民众,而这样做只能使文学的美感更加丧失。
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今天跟以往相比,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已大为进步,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绚丽开放,只有缺乏竞争力却又好高骛远的人才感受不到“世界真美好”。因此,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
依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社会商品化程度越高,生活就越丰富,生活节奏也越快,而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却会越来越简单化
因为哲学素养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所以只要提高作家的哲学素养,就有望诞生出美感厚重而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
文章结尾说“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可见解决美感问题的职责在于当代文学青年
仅靠在形式上挖空心思或在词汇上标新立异来体现文学美感,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并暴露出作者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