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文化与文明[ ]。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养“四有新人”。
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根据对第二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③文化创造了人
④文明创造了人
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①②
③④
①⑤
②④
甲、乙二人于2016年6月6日登记结婚,半年后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下列财产中属于二人共同财产的是:
甲婚前购买的汽车
甲于2016年10月购买彩票,中奖10万元
乙于2014年用父母的钱全款购买的房子,用于婚后居住
乙的祖父于2016年6月1日为祝贺乙结婚,赠与乙的名人字画
在“理论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商品生产(工程建设)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技术经济价值链上,传统的分工是高校的理科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科从事应用研究,企业则从事生产建设和相应的技术研究,各环节的创新活动是相对独立的,环节间的纵向协同创新较少,因而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乃至应用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这个局面能否改变,对高校而言,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如果价值定位是完成论文和科研课题,那么学校和教师就会将成果止步于学术期刊和实验室,难以产生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愿望和内动力;如果价值定位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那么学校和教师就会自发产生与企业合作的内驱力。
作者最想说明的是:
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影响着高校和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
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是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
应该打破将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的不利局面
只有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科学研究才有价值
如果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则他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王教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北京大学的教师中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很少有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注:①费用均值按当年价格计算;②次均门诊费用指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人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住院期间人均医药费用,日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住院期间日均医药费用。
2015年全国公立二级医院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天数是:
7天
9天
11天
13天
某校二年级全部共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二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120
122
121
12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以上叙述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人生价值是奉献与索取的统一,奉献是人生价值的标志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某高校准备选派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的中青年学者,选派分为高级访问学者以及青年骨干教师两类,选派的条件分别为:前者要求是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后者要求是具有博士学位的近三年新进校的教师。
关于该校选派出的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人员,以下哪项判断一定为真?
选派为青年骨干教师的都不具有高级职称
没有博士学位的都在40周岁以上
科研人员都不是近三年新进校的
具有博士学位的都是近三年新进校的
某高校准备选派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的中青年学者,选派分为高级访问学者以及青年骨干教师两类,选派的条件分别为:前者要求是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后者要求是具有博士学位的近三年新进校的教师。
关于该校选派出的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人员,以下哪项判断一定为真?( )
选派为青年骨干教师的都不具有高级职称
没有博士学位的都在40周岁以上
科研人员都不是近三年新进校的
具有博士学位的都是近三年新进校
某数学竞赛共160人进入决赛,决赛共4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6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25人,做对第三题的有118人,做对第四题的有104人。那么,在这次决赛中至少有几人得满分: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