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中有53个星期二,并且当年的元旦不是星期二,那么下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一项针对两组行政单位科级职员的调查发现,第一组职员在10周内户外活动的次数不少于7次;第二组职员则10周内户外活动的次数不多于3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二组职员面临的工作压力大于第一组职员。因此,调查得出结论,科级职员户外活动次数少导致他们工作压力大。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调查结论提出质疑:
第一组中有的职员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并不大
第一组中有职员工作压力比第二组的职员还高
第二组中有一些职员的工作压力并不是非常大
第二组职员因工作压力大导致户外活动次数少
社会和文化推崇慷慨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要求一个人为他人利益贡献自己的资源,所以这很难用一般的经济理论解释。然而,有神经科学论文指出,即使会牺牲自我利益,有些人也会对他人慷慨大方,这是因为当人表现慷慨时,会激活大脑中的特定区域,而这些区域与产生幸福感的区域相互关联。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对牺牲自我利益去满足他人的行为不应过多推崇
人类做出慷慨行为与产生幸福感时的大脑机制相同
慷慨行为能增加幸福感是人们慷慨待人的原因之一
经济学理论能够充分阐述人类利他行为的机制
A市B区绿杨街道办事处位于绿杨路上,办事处刘主任目睹了近期发生在绿杨路上的几起恶性交通事故。通过调研,刘主任向分管工作的张副区长汇报,建议绿杨路上禁止通行混凝土搅拌车和重型工程车。经研究,张副区长认为这一建议或可暂时缓解该路当前交通安全问题,请该办事处代区政府拟一公文,报市政府批复。下面是由绿杨街道办事处秘书小李起草的文稿,经刘主任审核,认为禁止大型车辆行驶需和A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协调,于是在主送机关上增加了A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后签发。
下列关于公文标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行有误
发文机关名称有误
概括主要内容不妥
文种不妥
哈佛大学生物学家马丁•诺瓦克写道:“合作是进化过程中创造力的源泉,从细胞、多细胞生物、蚁丘、村庄到城市莫不如此。”人类在力求迎接全球新挑战的同时,必须找到新的合作方式。利他主义必须是合作的基础。
愿意无私向他人伸出援手,提升了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活品质。事实上,这甚至可能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尽可能让更多人知道。
当前,人类面临着三项重要挑战:确保所有人拥有体面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保护我们的地球。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很难把上述要求统一到一起,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时间框架。我们担心每年的经济状况;我们关注自己终生的幸福;而我们对环境的忧虑,则主要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
但奉行利他主义原则需要进行取舍。即使自己有可能从中受益,负责任的投资者也绝不会轻率地利用客户一生攒下的积蓄进行冒险投机;一位充满爱心的公民总是先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何种影响;无私的一代会处处关爱地球,而这恰恰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宜居的世界。利他主义让所有人都能更好地生活。
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似乎过于理想化,毕竟,心理学、经济学和进化生物学普遍认为人类的本性同样是自私的。但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真正的利他行为确实存在,而且可以超越亲属和社区,兼顾人类甚至是其他物种的普遍福祉。此外,利他主义者并不一定会因善举而受损;相反,在自私者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利他主义者往往会间接受益于自己的善举。
研究还表明,个人可以学会利他的行为方式。神经学家已确定了利他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最终掌握:理解并分享他人感受的同理心、希望传播快乐的慈爱心和希望减轻别人的痛苦的同情心。
社会也可以向利他主义转化,这样的社会甚至可以比自私型社会更美好。对文化演变的研究表明,人类价值观可以以超过人类基因的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要建设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我们必须先意识到利他主义的重要性,接着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培育利他主义,并推动社会的文化变革。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通往利他主义之路
利己与利他
自私的基因
让世界充满爱
关于“起床”,有人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让四肢苏醒。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启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这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我们很多人,担心叫不醒别人,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大噪音来叫别人起床。比如一直对着对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罢休;或者一直摇晃对方的身体,摇到对方起来为止。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人极糟的影响。
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如果在此时被“粗暴”地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小则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被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觉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
如果希望你的亲朋好友安全地醒来,一定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你可以用一些舒缓的乐曲叫人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声等也不错。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潜意识和意识
睡眠中的心理学效应
起床时大脑工作原理
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
长远以来,中国就重视文化立国,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文化的精神。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数千年来成为中国人的思想血脉,影响了各个朝代的主流思想。“仁义礼智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很深。众所周知的如《论语》《大学》等成为数百年来包括帝王在内的治国理政者们的必读书,历史上国家治理者推行“敬天法祖”“以孝治天下”等理念和做法,都是礼治的表现。
中国历史的主流,与其说是人治,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影响下的帝王及士大夫们在治理国家。虽然经历许多次改朝换代,期间也有一些_______________的帝王,但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_______________。
在礼治之下,总体来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有法制体系以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比如有监察制度以保证官员廉洁奉公,有官员选拔制度以保证任人唯贤,等等。就监察制度来说,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严格详细的规定。对皇帝本身,也不是没有约束制度。比如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虽然最高命令是皇帝诏书,但诏书由中书省拟撰,后经门下省复审。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以“封驳”,也就是把皇帝命令挡回去。“封驳”在汉代已经出现,唐代“封驳”的例子屡见不鲜,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明朝来华多年的传教士利玛窦也注意到,“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对法治的推崇,屡见于古代经典。比如《管子》说“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荀子认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些人质疑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法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时期,整个社会能按照一定规则和制度来进行治理,并实现较长时间的良性运转,至少应说是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法治特色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认为“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连《历史的终结》一书作者弗朗西斯•福山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
当然中国历史上的治理,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很多不完善乃至糟粕的东西,但我们不应简单以人治抹杀中国古代治理经验,从而失去了取其精华的机会。比如历史上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经验就值得借鉴。笔者也注意到,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要法治不要人治
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
法治文化传统漫谈
礼法并治是中国的政治传统
已知2008年的元旦是星期二,问2009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2021年全国共有138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山东、黑龙江分别有16和12个基地,云南、湖北均以10个居于其后,2021年全国通过国审的水稻品种有677个,其中湖南有169个;玉米通过国审的919个品种中,134个来自北京,其后是吉林99个、河南95个;与水稻、玉米相比,大豆种源高度依赖进口,2021年仅有86个国审品种,其中黑龙江18个、山东14个;棉花39个国审品种中,最多的是新疆,有12个,其次为河南,有6个。
2021年,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大豆种子对外依赖度高达86%,胡萝卜、茄子、菠菜、洋葱、高端品种番茄及甜菜等种子的进口依赖度超过90%。
2014-2021年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超2亿美元的年份有几个?
3
4
5
6
2021年H省商品、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1526.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高于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H省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为2018.3亿元,其中,出口1475.5亿元,同比增长15.7%;进口542.8亿元,同比增长16.0%。H省网上零售额为2948.2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426.4亿元,同比增长10.1%。
从交易对象看,2021年H省商品类电子商务交易额为8896.60亿元,同比增长16.6%;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629.53亿元,同比增长43.5%。从交易主体看,2021年H省对单位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254.75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商品、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比重为62.9%;对个人电子商务交易额为4271.38亿元,同比增长25.4%。
2021年H省共有电子商务平台87个,在本省电商平台上实现交易金额为5354.93亿元,同比增长41.0%,收取的平台交易服务费为3.17亿元,同比增长49.5%。从地区分布来看,2021年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拥有量最多的为Z市,有44个平台,实现交易金额4239.04亿元。
2021年,H省除Z市外其他地区的电子商务平台平均每个平台实现的交易金额约为多少亿元?
62
26
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