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障法律法规贯彻施行的重要手段。《行政处罚法》的修订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的体现,亦是巩固行政执法领域重大改革成果的体现。《行政处罚法》于2019年10月形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多次征求国务院部门、各省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以及基层立法联系点、部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意见。2020年6月委员长会议将《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2020年10月再次审议,2021年1月22日三审通过。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于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增加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推动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力量分散问题,规定国家在特定领域推行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第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一是丰富行政处罚种类、完善没收违法所得制度、延长追责期限。二是完善执法程序,将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明确纳入《行政处罚法》。三是明确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非现场执法和行政处罚信息化,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体现便民原则,强化当事人的陈述、归辩等权利保护等等。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中增加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通报批评
责令改正
降低资质等级
责令关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首要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共行政职能的: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科学定位和主体界定
主体界定和机构设置
科学定位和合理配置
加强对行政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对保证行政管理的公正、稳定、高效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对( )的监督,成为行政监督最重要的内容。
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
自由裁量权是否遭到违规滥用
决策是否科学、合法
行政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原告
被告
第三人
谁主张谁举证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即按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何种行政案件有权受理,何种不能受理。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是: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行政机关的奖惩决定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法定职责
行政指导的价值在于:
弥补刚性法律的不足
有利于改善执法难的状况
有利于改善行政机关形象
有利于降低执法人员工作难度
某国人口统计机构预测,到2031年,该国人口将降到1.27亿以下,在今后40年的人口将减少2400万,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趋于稳定,截至2014年6月1日,人口数量为1.461亿。2014年1至5月人口增长量为5.91万,增长率为0.04%。因此,有专家认为该国实施的鼓励生育政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观点的是:
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儿童人口总数会持续下降
如果该国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该国政府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
认为行政组织要创造各种机制使组织成员介入决策与管理过程,这是行政组织建立的:
指挥统一原则
参与、沟通原则
组织目标原则
开放原则
抚养比就是需要经济供养的少年与老年人口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之比,反映了劳动力的抚养负担程度。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现象不会增加抚养比的是:
婴幼儿死亡率下降
人均寿命提高
失业率增加
退休年龄提前
行政行为在主体上、权限上、内容上或者程序上存在缺陷,该行政行为属于:
有效行政行为
无效行政行为
可撤销行政行为
必须撤销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