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城市的演变都是城市的历史与新元素的_______,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应当是我们的资源、城市的特色,而不应被看作城市建设的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融会贯通 负担
兼收并蓄 阻力
此消彼长 包袱
相辅相成 障碍
药物生产厂商在生产某些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时会面临亏损的风险,因为只把药卖给数量不多的患者不可能收回制药成本。X病是一种罕见病,因此药厂生产治疗X病的药物肯定会亏损。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销售单价往往都很高
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患上X病的风险有所增加
药厂有必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非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生产治疗罕见病药物的药厂可以获得较高金额的政府补贴
从外观上看,集装箱的结构太简单,甚至让人们觉得不屑一顾。但在集装箱出现之后,货运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来得划算。运输过程中成本的节省来自于工具和技术的改进,而这个工具和技术就来自于集装箱看似简单却发挥着神奇功能的独特构造。所以说,简单的技术能带来的世界的变革,影响到整个世界的进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小设计改变大世界
全球化消除了区域藩篱
货运成本影响着商品价格
简洁成为未来设计的主要趋势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
支付赔偿金
返还财产
消除影响
恢复原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是:
改善交通状况,发展现代物流业
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
改善外资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
改善投资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003年至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7.6%转化为负4.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1.3和2.0个百分点。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如果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总值为135000亿元,那么2010年世界制造业生产总值约为多少万亿元:
67
68
71
72
科学不是宗教,宗教都主张信仰,所以主张信仰都不科学。
下列选项与题干的逻辑结构相符的是:
广东人不是北京人,北京人都说普通话,所以说普通话的都不是广东人
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所以应受到社会谴责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不渴望成功的人都成不了领导,小王渴望成功,所以小王能成为领导
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也是商品
某公司有员工100人从事某产品的生产。现在,公司决定从这些员工中分流一些去生产新产品。分流后,继续从事老产品生产的员工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产值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多可增长1.2倍。若要保证老产品的年产值不减少,则最多能分流的人数是:
15人
16人
53人
54人
一个学者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一定要热爱研究,并且耐得住寂寞。有些学者虽然耐得住寂寞,但内心并不热爱研究,因此,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
下列选项的逻辑结构与上文逻辑结构最类似的是:
某奢侈品店规定,要买到该店最新款,必须网上实名预约,并且完成全款预付。有些买到该店最新款的人并没有网上实名预约,因此该奢侈品店的规定很有可能是自我炒作
不重视自我充电的职员往往几年后得不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有的职员几年后升职加薪,因此有些职员重视自我充电
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必须既懂幽默,又会适度打扮自己。有些人会适度打扮自己但并不懂幽默,因此有些人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电视剧要想收视率高,必须既有流量明星参演,又经广泛宣传。有些收视率低的电视剧有流量明星参演,且宣传广泛,因此有流量明星参演不是电视剧收视率高的主要原因
城市化是继工业化以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力量。地方政府在城市化方面有着很强的冲动,但这个冲动更多表现在土地的城市化方面。因为土地的升值幅度很大,潜力很大,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城市化成为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并非真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化程度是以人的城市化为标准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发展要避免土地的城市化
发展要以人的城市化为标准
人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城市化是地方发展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