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研究人员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后发现,甘草生长茂盛,吸收水中的磷化物效果特别明显,而且制氧能力也非常优异,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种植甘草有利于净化水质。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相比野生甘草,人工种植的甘草在废水中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磷化物
废水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目前来看,甘草不能有效分解这类氧化物
甘草主要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多为碱性或中性,而废水主要为酸性
甘草中所含的物质能够与污水中的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释放氧气,但甘草自身进行光合作用时也会耗费氧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下列属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是( )。
①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③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⑤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①④⑤
②③⑤
①②③④
②③④⑤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底,我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61家,从业人员3286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6252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4.5%,占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8%,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97人。
2011年底,乡镇卫生院37295家,从业人员11659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81227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5.8%,占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2.1%。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18人。
2011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数数量之和占全部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17.5%
18.6%
19.8%
20.3%
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正式允许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引起各方关注。有观点认为,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入市后,将使大量有购房意愿和购房能力的人去租房,进而平抑房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会导致商品房建设用地供应量减少
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会使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受损,试点方案的推进会受到阻碍
该试点方案的出台赋予了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的出租房合法地位
该试点方案出台前就有大量集体建设用地偷偷入市,租房市场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根据所给资料,可以得出2006年劳动报酬占全省GDP比重最大的是: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2003~2006年的进口额年增长率超过25%的年份有()个:
1
2
3
4
2011年,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相比,收入结构中,相差最大的是:
人均工资性收入
人均家庭经营收入
人均财产性收入
人均转移性收入
2006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73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5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58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565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150万人。2006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28亿元,支出12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0%和18.1%。截止2006年底,基金累计结存1720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1056亿元,个人账户积累664亿元。
2006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征缴收入5215亿元,增长20.9%。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71亿元,中央财政预算安排774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2006年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全年共有355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53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30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4亿元。2006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187万人,比上年底增加539万人。
2006年底,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27万人,比上年底减少35万人。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支出193亿元,比上年下降6.9%。截止2006年底,基金累计结存708亿元。
2006年参保退休人数数量比上年增加了:
9.37%
10.34%
13.51%
19.91%
2000年、2005年、200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总体的国际储备(不包括黄金)和黄金储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与2005年相比,下面关于2006年储备量描述错误的是:
中国黄金储备量占世界总体的比重略有上升
美国黄金储备量占世界总体的比重略有下降
中国黄金储备量没有变化,国际储备量上升
美国黄金储备量略有下降,国际储备量略有上升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 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
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76384.5亿元
89217.1亿元
92883.6亿元
13187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