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原本是旱地作物,生长周期长,不适合在英国潮湿的环境种植,即使在罗马人统治时期,这里也只能种植生长周期短、耐湿耐寒的大麦和燕麦。因此,在英国引种小麦首先需要排水,最常见的方式是垄沟排水。9、10世纪,英国首次用重犁,重犁由犁刀、犁铧和推土板组成。犁刀切割地皮,犁铧深耕松土,推土板则起垄开沟。垄背上的水渗流到垄沟,再从垄沟排走。种子撒播在垄背上,地面离水,这种垄作技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重犁耕作是英国发明的耕作技术
大麦和燕麦是英国的主要农作物
在英国垄作技术有利于小麦生长
英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排水
A地在B地正北方x千米处,甲从A地出发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南行走,同时乙从B地出发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向西慢跑,出发20分钟后,甲与乙的距离为x千米。问x的值为:
5/3
6
3
10/3
小王和小张分别于早上8:00和8:30从甲地出发,匀速骑摩托车前往乙地。10:00小王到达两地的中点丙地,此时小张距丙地尚有5千米。11:00时小张追上小王。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0
75
90
100
高山∶陆地
波浪∶海洋
暴雨∶雷电
白云∶蓝天
电能∶电网
一辆汽车从A地开到B地需要一个小时,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75公里,比去时节约了20分钟,问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30
50
60
75
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制定了包括宪法在内的400多部法律、800多部行政法规,有力地规范和指引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作为从书本上的法律走向行动中的司法,也是努力按照依法审判的要求,高度重视制定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落实。然而,现实的司法实践告诉我们,在有些情况下,依法审判的结果往往并没有得到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案结事不了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忽视的是,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形成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它们坚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人们所依归。
最能表达这段文字主题的一项是:
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
与民俗习惯相比,制定法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
民俗习惯在规范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一定意义上,民俗习惯更为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团结合作是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下列选项最符合该观点内涵的是( )。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有一瓶水,将它倒出,然后倒入同样多的酒精,再将此溶液倒出
后又倒进同样多的酒精,第三次倒出此溶液的
后又倒进同样多的酒精,问此时的酒精浓度是多少:
70%
65%
60%
55%
如下图所示是一辆运动着的车,底部C点在车顶A点的正下方。若A处有一滴水掉下,水滴落在C点的正前方B点处,则车子正在作:
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
向后的匀速直线运动
向前的加速直线运动
向前的减速直线运动
某果园雇人手工采摘樱桃,已知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天多3人;从第10天起,每天减少前一天一半的人,直到第14天,剩下5人。已知每人每天采摘樱桃50千克,问该果园这14天总共采摘樱桃多少吨?
不到40吨
40-60吨之间
60-80吨之间
超过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