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指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特别是儿童。调查数据显示,10年前我国儿童人均每天喝饮料715毫升,10年后的今天翻了一番。目前市售的多数饮料含糖量为8%至11%,一瓶容量为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就在40克至55克之间。医学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宜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儿童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可以超过25克。然而,仅1瓶饮料中的添加糖含量就已经超过推荐值底线。殊不知,就在我们大快朵颐、痛快吃糖的同时,糖也在悄无声息地“吃掉”我们的健康。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甜蜜诱惑,难以抗拒
减糖行动,刻不容缓
嗜糖之害,甚于吸烟
低糖饮食,有益健康
某学校有一笔信息化预算,用这笔预算正好可以购买16部台式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投影机各4台。已知2台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等于1部台式电脑和1部投影机的价格之和,则用这笔预算购买笔记本电脑和投影机且必须全部花完,最多可以买几台投影机?
5
8
10
13
格陵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低可达-70℃,冰雪覆盖面积占整个岛屿的81%,这么寒冷的一个地方,实在与它绿意盎然的名字不相符(“格陵兰”意为“绿色土地”)。随着气候变暖,格陵兰的冰川逐渐融化,冰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形成深坑,就像一口口锅,称为冰川锅穴。这些锅穴大小不一,大的可达10米宽,上百米深,一直延伸到冰川底部,甚至形成冰川洞,可能导致整个冰川崩塌。
格陵兰无疑是地球变暖的“前线”。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格陵兰可以作为地球上的一个气候指示器。北极的冰川储存着气候的信息,通过冰芯我们可以测定冰川的年龄及其形成过程,还可以得到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冰雪中含有三种不同的氧同位素,因此,如果在格陵兰的冰帽上打钻,测量冰芯中的每个冰层的氧-18比例,就可以得知格陵兰每一年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变化。
“从现有的可靠测量来看,格陵兰岛正快速消融。”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安德斯·波克这么认为。2011年,他在哥本哈根北极研究所的档案中找到一些老旧飞行日志,其中有关于北极附近冰川的观察记录。几乎同一时间,丹麦国家调查局在清理地下室时发现一批旧图片,这些图片是极地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1933年到格陵兰进行第七次极地探险的记录。波克和同事将图像数字化,并用软件对比格陵兰岛东南部海岸线,查看其中的不同之处。波克说,20世纪30年代冰川融化得比现在快,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冷却期,这期间形成了新的冰层,但在2000年又开始加速融化。
“20世纪90年代,格陵兰岛的冰川差不多能达到平衡状态(即降雪和融化、冰裂相等),但现在的总质量亏损超过3000亿吨/年。如果按照每人一年使用4万升水来计算,这是地球上人们一年的用水量。按现在的趋势看,这个数字还在上升。”波克认为,“从最新研究来看,海洋在冰川的消融中起着关键作用,暖流一经过已经破裂的冰川,大面积的融化就会发生,这和气温升高共同导致冰川融化。”
格陵兰气候变化几乎决定着当地以捕猎为生的土著的去留。岛上主要的陆地哺乳动物有北极熊、麝牛、驯鹿、北极狐、雪兔、貂和旅鼠,附近水域中主要有海豹和鲸,它们过去是岛上因纽特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到了20世纪初期,海水温度上升使海豹几乎在格陵兰南部绝迹,后来气候转冷,大群海豹才又现身。而现在,因为浮冰融化,依赖浮冰捕食海豹的标志性动物——北极熊的生存也出现危机。
关于安德斯·波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认为洋流是冰川消融的关键因素
实地考察过格陵兰东南部海岸线
进行过七次极地探险
在地下室发现了一些飞行日志
有一瓶浓度为15%的盐水500克,每次加入34克浓度为60%的盐水,则至少加________次该盐水,使这瓶盐水的浓度超过30%。
6
7
8
9
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多少克:
12.5
10
5.5
5
2011年1月11日,中国研制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20在成都首次公开试飞,这是中国空军史上透明度最高的一次新型战斗机首飞。隐形战斗机是指雷达一般探测不到的战斗机,其原理是:
通过装备高性能机载雷达干扰雷达波
通过特殊结构设计使得雷达波出现漫反射
将机身涂成全黑色,使地面雷达看不到
通过特殊涂料吸收雷达波
张研究员要在甲、乙、丙、丁、戊、己、庚7个村中选取4个进行乡村文明建设调研。因为地点、时间、经费等原因,选择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如果不选择甲,就要选乙;
(2)如果选丙,则不能选乙;
(3)如果选丁,则不能选庚;
(4)如果选戊,则要选丁;
(5)己和庚有且只有一个入选。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可能是张研究员选择的4个村?
甲、丙、丁、戊
甲、乙、丁、己
丙、丁、戊、己
乙、丙、戊、庚
2013年1~8月,全国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同比增加:
8840万人次
9140万人次
10140万人次
11940万人次
脑机接口是在人与外部设备间创建的信息连接通路。通过解码脑信号,将其转换为可被识别的命令信号,实现人与外部设备间的交换。脑机接口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需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非侵入式则需穿戴设备以捕捉脑电信号。脑机接口主要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人工耳蜗便是最普遍的临床应用。在教育、智能家居、军事等领域,脑机接口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仍需破解诸多难题,并且当脑电波被感知、记录,人的思维处于全面暴露的风险之中,隐私安全问题也愈加凸显。技术往往是中性的,如何应用才是决定其“善恶”的关键,期待越来越成熟的脑机接口技术能够改善健康,帮助人类享有更多福祉。
该文段未谈及脑机接口的:
运作机制
类型区分
应用前景
技术局限
某人购买A、B两种调料的单价分别为20元/千克、30元/千克。假设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费的钱数额一样,则由A、B两种调料混合后的新调料每千克的成本是:
23元
25元
24元
26元